[实用新型]智能顶升钢平台桁架影响下钢板墙分段分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0408.0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8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瞿海雁;李鹏宇;赵学鑫;高世昌;彭湃;荆朝;郭泰源;杨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08 | 分类号: | E04B1/08;E04B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顶升钢 平台 桁架 影响 钢板 分段 分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施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顶升钢平台桁架影响下钢板墙分段分节结构。
背景技术
在超高层施工中,核心筒结构大多采用钢板墙设计,现有超高层建筑多采用顶升钢平台进行核心筒施工。
如图1、图2所示,智能顶升平台系统包括支撑与顶升系统、钢桁架系统、挂架和模板系统等。复杂的结构对钢板墙的分段分节影响很大。
顶升钢平台对钢板墙的分段分节影响较大,大量的高空作业及施工复杂性决定了超高层建筑核心筒部分需要智能顶升钢平台,而不合理的钢板墙分段分节结构使得钢板墙的吊装施工效率缓慢,焊接难度较大,影响交叉施工进度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高效、安全、成本低的智能顶升钢平台桁架影响下钢板墙分段分节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顶升钢平台桁架影响下钢板墙分段分节结构,核心筒的钢板墙按以下结构在立面方向上分节,并对每节在平面方向上分段:
钢板墙每节高度与顶模顶升标准高度相同;
每节钢板墙分段时错开结构受力较大的部位,并使纵焊缝错开布置,且分段长度使钢暗梁位置离焊缝的距离大于400mm。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顶升钢平台桁架影响下钢板墙分段分节结构,采用合理的分段分节结构,使施工高效安全,同时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施工成本,实现降本增效和标准化施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智能顶升钢平台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智能顶升钢平台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顶升钢平台桁架影响下钢板墙分段分节结构平面分段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顶升钢平台桁架影响下钢板墙分段分节结构立面分节示意图。
图中:1、主桁架,2、次桁架,3、立柱,4、外围桁架,5、钢板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顶升钢平台桁架影响下钢板墙分段分节结构,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核心筒的钢板墙按以下结构在立面方向上分节,并对每节在平面方向上分段:
钢板墙每节高度与顶模顶升标准高度相同;
每节钢板墙分段时错开结构受力较大的部位,并使纵焊缝错开布置,且分段长度使钢暗梁位置离焊缝的距离大于400mm。
每段钢板墙重量小于或等于23.2吨。
所述钢板墙分节按照一层一节,高度为4.5m。
所述钢板墙分节、分段后的运输尺寸限值:高3.5m、宽4.5m、长15m。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顶升钢平台桁架影响下钢板墙分段分节结构,与常规的钢板墙分段分节结构相比,最大优势在于合理的分段分节,保障施工有序进行,达到节省工期的目标。
由于采用智能顶升钢平台系统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对于钢板墙的分段分节以及吊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能使钢板墙的吊装顺利进行,确保施工的高效率以及安全性。本实用新型针对顶升钢平台影响下的地上钢板墙分进行了全新的分段分节。该分段分节结构不仅可以避免顶升平台纵横交错的主次桁架对吊装产生的影响,还可以实现钢板墙快速高效的安装,减少焊接和吊装次数,为土建方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等工序赢得时间。从而达到节省时间成本,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例:
分段分节考虑因素:
(1)核心筒钢构件分段时要错开结构受力较大的部位,纵焊缝尽量考虑错开布置。分段分节后单元构件应具有整体稳定性,防止在运输、吊装中产生过大的变形。综合考虑钢板墙分段分节与智能顶升钢平台桁架、机电各专业的影响,制定合理的分段方案,便于安装。
(2)分段长度、宽度满足运输条件,便于现场测量以及由于智能顶升钢平台主次桁架产生的尺寸限制等各项要求。考虑到顶模系统与钢板墙施工的步距为一个楼层,钢板墙分节高度不宜大于顶模顶升高度,分节拟按照一层一节,钢板墙标准分节高度与顶模顶升标准高度相同,均为4.5m。
(3)分段长度保证钢暗梁位置距焊缝上下400mm以外,方便焊接施工。
(4)分段重量需满足塔吊吊装能力,其中最重构件为F1~F18层的60mm厚度钢板墙,重约23.2吨。
钢板墙分段分节平面图和立面图如图3、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未经中建钢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04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