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侧布置多回超高压电力电缆浅埋暗挖隧道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7962.8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9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孝湘;赵金飞;王贤灿;吴勤斌;林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F17/02;H02G9/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1 | 代理人: | 陈如涛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置 超高压 电力电缆 浅埋暗挖 隧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变电线路上用电力电缆隧道,特别是一种双侧布置多回超高压电力电缆浅埋暗挖隧道,其适用于4-6回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电网公式出版的《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电缆敷设分册(220-500kV增补方案)》(2014年版)中,涉及采用浅埋暗挖法(矿山法)施工的的断面有4种,即D-14至D-17,其代表性断面形式如图1所示。此类隧道断面属于直墙拱形隧道断面,一般情况下只适用于Ⅰ、Ⅱ、Ⅲ级围岩等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而在Ⅳ、Ⅴ、Ⅵ级围岩地区,甚至是第四纪软土地区的浅埋暗挖隧道,则采用前述国网通用的断面形式会导致如下问题:两侧直墙将受到较大的土侧压力,而且安装并支撑在直墙上的电缆支架会增加侧壁的受弯力矩,因此容易出现侧墙支护前侧壁坍塌的情况,而且在考虑两侧直墙以受弯为主的设计上,会导致面临结构配筋较大等问题,甚至于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侧壁土体变形过大,进而导致工程事故。另外,由于安装并支撑在直墙上的电缆支架会增加侧壁的受弯力矩,因此电缆支架需要较多的斜向支撑,从而使得电缆层间距离变小,层间的空间利用率小。拱形直墙构造的隧道断面类似于方形空间,因此可提供的空间小,空间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有效克服土侧压力、安全可靠、提高空间利用率、适应软土地区的双侧布置多回超高压电力电缆浅埋暗挖隧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双侧布置多回超高压电力电缆浅埋暗挖隧道,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有隧道体、超高压电缆架和检修通道,所述隧道体的截面呈马蹄形构造,包括有半圆形拱顶和两侧弧形侧墙,两弧形侧墙均与半圆形拱顶呈弧形过渡连接,超高压电缆架由上而下分布数层分别安装在隧道体的两弧形侧墙上,而检修通道则布置在左右两列超高压电缆架的中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弧形侧墙代替原有的直墙,外弯的弧面能够将原有方案的直侧壁受弯为主的受力模式转变为弧形墙侧壁受压为主的受力模式,一方面利用了弧形侧壁土体的拱形自稳能力,同时在衬砌承载阶段,也能够充分利用拱形的受力特点,有效解决了侧墙支护前侧壁坍塌的问题,并降低结构配筋量,提高了衬砌结构设计的经济性,为施工安全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本发明采用的弧形侧墙是受压为主的受力模式,因此安装于弧形侧墙上的电缆支架——超高压电缆架就无需考虑侧壁受弯力矩的问题,使得电缆架在安装时不需要提供斜向支撑,从而增加了电缆架之间的距离,提高层架之间的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具体为:
所述超高压电缆架为悬臂式支架,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弧形侧墙上,另一端为悬空自由端,所有的超高压电缆架均通过长扁钢连接到接地极。
由于电缆架的安装不再考虑侧壁的受弯问题,其可以采用空间更大、更便于检修维护的分布安装方式,悬臂式支架是一个优选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电缆层间距离的利用率。
所述隧道体还包括有仰拱形地面,其与两弧形侧壁弧形过渡连接。
仰拱形地面能够与弧形侧壁相互呼应,结合半圆形拱顶,形成一个三心圆构造,其中弧形侧壁和仰拱形地面均为圆弧形曲面,由此,隧道体的截面为由多个圆弧段组成,整体为受压状态,能够有效抵抗土侧压力,大大减少结构配筋,施工安全可靠。
所述检修通道的截面为矩形构造,其正上方安装有照明灯具,辅助设施包括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均分布在最上方一层超高压电缆架上。
由于隧道内的空间为弧形构造,空间宽度变大,电缆架为多层双列布置,因此能够提供至少一层电缆架用于安装各种辅助设施,而不影响其他电缆架的安装和敷设。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侧布置多回超高压电力电缆浅埋暗挖隧道,采用单侧电缆架布置,以弧形侧墙代替原有的直墙,从而形成受压为主的受力模式,一方面利用了弧形侧壁土体的拱形自稳能力,同时在衬砌承载阶段,也能够充分利用拱形的受力特点,有效解决了侧墙支护前侧壁坍塌的问题,并降低结构配筋量,提高了衬砌结构设计的经济性,为施工安全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另外,增加了电缆架之间的距离,提高层架之间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所述双侧布置多回超高压电力电缆浅埋暗挖隧道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最佳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未经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79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转子式变量混凝土喷射机
- 下一篇:一种安全高效矿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