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阻抗高压线路避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7791.9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6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洁玉;白旭东;柴贇;许凯;陈殿宗;要会丽;岳俊峰;张永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H02H9/04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雷立康 |
地址: | 041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抗 高压 线路 避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线路防雷接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阻抗高压线路避雷系统。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是电力输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输电线路所经之处大都为旷野、丘陵、高山等土壤电阻率有突变的地带,土质断层地带,岩石与土壤混合地带、山坡与稻田的交界区,风口、山顶、水库河流、矿区地带等环境复杂的地带。由于输电线路长,同一条线路多处遭遇雷击的机率较大,是雷害重灾区。
在输电线路避雷设备中,架空输电线路A、B、C三相各安装一支避雷器,雷电流通过避雷器经引下线入地。现有技术中,架空输电线路A、B、C三相的避雷器,共用一根引下线或利用铁塔做引下线,当线路遭受雷击时,雷电流通过避雷器经引下线或铁塔入地时,引起地电位升高,雷电流无法及时释放,使雷电波沿输电线路侵入站内,造成高压输变电系统瞬态电位的急剧升高,引起跳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架空输电线路A、B、C三相的避雷器共用一根引下线,当线路遭受雷击,雷电流通过避雷器经引下线入地时,引起地电位升高,雷电流无法及时释放,使雷电波沿输电线路侵入站内,造成高压输变电系统瞬态电位的急剧升高,引起跳闸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低阻抗高压线路避雷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低阻抗高压线路避雷系统,它包括避雷器和引下线,其中:它还包括低阻抗的吸收式接地装置,所述吸收式接地装置设在地下,高压线路每一项线路上的避雷器均单独通过引下线与吸收式接地装置的第一电极连接。
所述吸收式接地装置包括两个电极,且第二电极设在第一电极的下面。
所述的低阻抗高压线路避雷系统,还包括脱扣器,避雷器通过脱扣器与引下线连接。
所述引下线为屏蔽引线。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架空输电线路A、B、C三相的避雷器共用一根引下线存在的,当线路遭受雷击,雷电流通过避雷器经引下线入地时,引起地电位升高,雷电流无法及时释放,使雷电波沿输电线路侵入站内,造成高压输变电系统瞬态电位的急剧升高,引起跳闸的技术问题,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吸收式接地装置,它能够使得雷电流与远处零电位点的电位差形成电容效应,降低雷电流释放的阻抗,保证雷电流顺利入地,降低输电线路的雷击压力。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充分减小输电线路防雷接地系统的阻抗,且有效减少由雷击引起的交变电磁场对防雷接地系统和输电线路的影响,保证雷电流顺利释放,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降低输电线路的跳闸几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架空输电线避雷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避雷器,2——引下线,3——吸收式接地装置,4——脱扣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低阻抗高压线路避雷系统,它包括避雷器1和引下线2,其中:它还包括低阻抗的吸收式接地装置3,所述吸收式接地装置3设在地下,高压线路每一项线路上的避雷器1均单独通过引下线2与吸收式接地装置3的第一电极连接。所述引下线2为屏蔽引线。所述吸收式接地装置3包括两个电极,且第二电极设在第一电极的下面。
本实施例中的吸收式接地装置3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电极设在第一电极正下方的情形,第二电极还能够设在第一电极同一位置竖直或倾斜的下面,也能够是具有一定水平距离的下面,但是必须使得第二电极的埋藏深度大于第一电极的埋藏深度。
本实施例中的低阻抗高压线路避雷系统还能够包括脱扣器4,避雷器1通过脱扣器4与引下线2连接。脱扣器4能够在避雷器1发生损坏短接时断开避雷通路,保证高压线路系统的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77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流线夹
- 下一篇:一种电缆线线夹结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