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入料机构与输料回路之间的精准对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6258.0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2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古乃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盖特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F16H19/04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俞强 |
地址: | 215164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回路 之间 精准 对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生产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对位机构,具体涉及一 种入料机构与输料回路之间的精准对位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自动化发展,为提高产品品质具有高度的重复性和一致性, 提高产品的精度,降低制造成本,缩短制造周期和减少在制品数量,在对人体 有害和危险的环境下代替人工作业,有些情况下只能靠自动设备生产,减少人 力成本又便于管理。
正是由于自动化生产带来高品质、高效益、低成本、快速制造等特性, 制造自动化设备成为今后主流的生产模式,尤其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 下,更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具有一流的生产工艺和自动化生产设备,制 造自动化设备已经成为企业提高品质和效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 制造自动化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电机后盖通常由盖本体、碳刷、绝缘片等部件组成。要实现电机后盖的 自动化生产必须要解决盖本体、碳刷、绝缘片等部件的入料问题,上述部件的 入料需要很高的精度,否则对整个自动化生产设备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这就 需要在入料机构与输料回路之间设置对应的结构以满足上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入料机构与输料回路之 间的精准对位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入料机构与输料回路之间的 精准对位机构,它包括相配合的运动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运动机构包括固定 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底部的滑块、安装在所述固定板底部且与所述滑块相平 行的传动齿条以及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侧面的第一定位块;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可 上下升降地安装在输料回路上且与所述第一定位块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块。
优化地,所述第一定位块下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块上部形成与 所述定位槽相配合的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顶部的两侧形成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定位块相连接用于驱动其上下 运动的驱动件以及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接用于将其固定在输料回路上的支撑块。
优化地,所述固定板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滑块相垂直的两道导向槽。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表面的一对感应片。
优化地,所述传动齿条底面设有多个连续的传动凹槽。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入料 机构与输料回路之间的精准对位机构,通过设置可上下升降的第二定位块与第 一定位块相配合,从而利用第二定位块精准锁定住第一定位块,从而实现运动 机构的定位,有利于入料机构与输料回路之间的精确配合,为整个自动化设备 的平稳运行打下基础。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入料机构与输料回路之间的精准对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爆炸图;
其中,1、运动机构;11、滑块;12、传动齿条;121、传动凹槽;13、第一 定位块;131、定位槽;14、感应片;15、固定板;151、导向槽;2、固定机构; 21、支撑块;22、第二定位块;221、凸起;222、斜面;23、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入料机构与输料回路之间的精准对位机构,它包括相配 合的运动机构1和固定机构2。
其中,运动机构1包括滑块11、传动齿条12、第一定位块13、固定板15 等部件。滑块11设置在固定板15的底部,使得该运动机构1能够在输料回路 上滑动,实现运动机构1的循环利用。传动齿条2也安装在固定板15的底部, 并与滑块11相平行;它可以是两个,分别位于滑块11的两侧。第一定位块131 固定在固定板15的侧面。固定机构2包括可上下升降地安装在输料回路上的第 二定位块122,该第二定位块122与第一定位块13相配合;当第二定位块122 上升至一定高度时,它能够插入第一定位块13中,从而与其卡合在一起;当第 二定位块122下降至一定高度时,它与第一定位块13脱离,运动机构1向下游 移动,而后面的另一个运动机构1则在一定时间间隔后通过其第一定位块13与 第二定位块122相卡合,从而重复上述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盖特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盖特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62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