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控吸力硬脊膜神经根拉钩吸引器管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5788.3 | 申请日: | 2016-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9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管廷进;冯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廷进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90/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2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吸力 硬脊膜 神经 拉钩 吸引 器管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控吸力硬脊膜神经根拉钩吸引器管头,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神经根泛指周围神经与脑或脊髓的连接部,是人体各种发射条件必须要经过的部位。脊柱外科手术中椎板切除减压、椎管探查、脊髓神经根粘连松解、椎间盘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中椎管静脉丛出血,需由手术助手用神经拉钩拉开硬脊膜、神经根同时吸引器抽吸伤口内血液,因椎管空间狭窄,易损伤硬脊膜、脊髓神经根,引起脑脊液漏和下肢功能障碍。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控吸力硬脊膜神经根拉钩吸引器管头,术中对硬脊膜神经根牵引的同时抽吸手术伤口出血,减少术者和助手术中持续手牵引拉钩和同时应用吸引器的疲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控吸力硬脊膜神经根拉钩吸引器管头,包括管体,管体为金属材质,管体前端固定钩体,钩体与管体呈一定角度,管体尾端设吸引器接头,管体上设调节孔,调节孔与管体的内腔连通。
工作原理及过程:
工作时,对脊柱外科手术中椎板切除减压、椎管探查、脊髓神经根粘连松解、椎间盘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中椎管静脉丛出血使用该可控吸力硬脊膜神经根拉钩吸引器管头,尾端的接头与吸引器相连。钩体可以在拉开硬脊膜及神经根的同时,通过管体端部的开口吸附伤口创面血液,保持手术视野清晰,利于止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硬脊膜及神经的损伤。
调节孔旁边的管体上设置白色涂层,便于识别调节孔的位置,钩体端部和调节孔同时承担吸引器产生的负压,通过用手指堵住一定面积的调节孔可以降低调节孔的负压而增大管体端部的负压,进而增大钩体端部的吸力。
管体上设套管,套管与管体紧密接触,通过移动管体来覆盖一定面积的调节孔可以降低调节孔的负压而增大管体端部的负压,套管的位置可以固定,进而使管体端部的负压固定,不用手指始终堵住调节孔,可以缓解疲劳,可以腾出一只手去操作其他事情。
调节孔为长条形,钩体端部和调节孔同时承担吸引器产生的负压,通过用手指堵住一定长度的调节孔可以降低调节孔的负压而增大管体端部的负压,进而增大管体端部的吸力。
管体上设套管,套管与管体紧密接触,通过移动管体来覆盖一定长度的调节孔可以降低调节孔的负压而增大管体端部的负压,套管的位置可以固定,进而使管体端部的负压固定,不用手指始终堵住调节孔,可以缓解疲劳,可以腾出一只手去操作其他事情。
钩体与管体的角度呈90度。
钩体端部边缘设弧形倒角,防止尖锐的端部割伤人体组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控吸力硬脊膜神经根拉钩吸引器管头,可减少手术医生和助手术中手动持续拉钩同时需用吸引器吸引的疲劳,有助于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利于止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硬脊膜及神经的损伤,出现脑脊液漏和下肢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可以弥补脊柱外科手术中椎板切除减压、椎管探查、脊髓神经根粘连松解、椎间盘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中没有专用可控吸力硬脊膜神经根拉钩吸引器管头的空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示意图。
图中:1、接头;2、管体;3、套管;4、涂层;5、调节孔;6、钩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控吸力硬脊膜神经根拉钩吸引器管头,包括管体2,管体2为金属材质,管体2前端固定钩体6,钩体6与管体2呈一定角度,管体2尾端设吸引器接头1,管体2上设调节孔5,调节孔5与管体2的内腔连通。
工作原理及过程:
工作时,对脊柱外科手术中椎板切除减压、椎管探查、脊髓神经根粘连松解、椎间盘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中椎管静脉丛出血使用该可控吸力硬脊膜神经根拉钩吸引器管头,尾端的接头1与吸引器相连。钩体6可以在拉开硬脊膜及神经根的同时,通过管体2端部的开口吸附伤口创面血液,保持手术视野清晰,利于止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硬脊膜及神经的损伤。
调节孔5旁边的管体2上设置白色涂层4,便于识别调节孔5的位置,管体2端部和调节孔5同时承担吸引器产生的负压,通过用手指堵住一定面积的调节孔5可以降低调节孔5的负压而增大管体2端部的负压,进而增大钩体6端部的吸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廷进,未经管廷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57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