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菌棒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5466.9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6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尹毅;孙仁龙;康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康泰来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2 | 分类号: | B29B17/02;B29B17/04;B02C18/10;B02C18/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5199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菌棒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蘑菇种植装置,尤其是公开了一种废菌棒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菌菇的培育大多采用工厂化培育,为了追求更多的产量和更高的效益只会把这些菌棒利用一茬,用完之后就不再使用,成为了废菌棒。堆积成山的废菌棒需要及时的处理,研究表明,废菌棒中的纤维素的营养成分并没有过多破话,可以将废菌棒粉碎后与其它辅料混合再利用的作为食用菌的培养料或者蔬菜的育苗基质等内容,但是目前的废菌棒处理设备不能很好地将表层薄膜剥离,容易将薄膜碎片混入菌棒粉碎物中,影响再次回收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薄膜分离干净且适用于范围广的废菌棒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废菌棒处理装置,包括支架和位于支架上的壳体,所述壳体上端开口为进料口,所述壳体外壁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薄膜出口,所述壳体内平行设置有两个柱状螺纹刀,两个所述柱状螺纹刀的高度与所述薄膜出口的高度持平;所述柱状螺纹刀下方设有粉碎筒,所述粉碎筒中心轴上设有有多个粉碎刀,所述壳体下端设有出料口,两个柱状螺纹刀分别固定在刀架上,且可在刀架上滑动。采用本方案,可以将两个柱状螺纹刀之间的距离根据菌棒的直径大小,调整到比直径略小的尺寸,保证菌棒的薄膜能够完全分离干净。此外,可将菌棒经过粉碎筒充分粉碎以便再次利用。使用柱状螺纹刀可将薄膜磨成碎片,便于后续对于薄膜的处理。
两个所述柱状螺纹刀中左侧柱状螺纹刀逆时针转动,右侧柱状螺纹刀顺时针转动。采用本方案,可以将绞碎的薄膜随便沿着柱状螺纹刀转动的方向甩到薄膜出料口,将薄膜随便彻底分离。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有益效果:
1、薄膜分离干净且适用于范围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将两个柱状螺纹刀之间的距离根据菌棒的直径大小,调整到比直径略小的尺寸,保证菌棒的薄膜能够完全分离干净。同时,可以将绞碎的薄膜随便沿着柱状螺纹刀转动的方向甩到薄膜出料口,将薄膜随便彻底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废菌棒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一种废菌棒处理装置,包括支架1和位于支架上的壳体2,壳体2上端开口为进料口22,壳体2外壁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薄膜出口21,壳体2内平行设置有两个柱状螺纹刀3,两个柱状螺纹刀3的高度与薄膜出口21的高度持平;柱状螺纹刀3下方设有粉碎筒4,粉碎筒4中心轴上设有有多个粉碎刀6,壳体下端设有出料口5,两个柱状螺纹刀3分别固定在刀架7上,且可在刀架上滑动。
两个所述柱状螺纹刀3中左侧柱状螺纹刀3逆时针转动,右侧柱状螺纹刀3顺时针转动。使用时,可将菌棒从进料口投入,薄膜会从薄膜出口中甩出,而菌棒粉碎物从出料口中落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康泰来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康泰来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54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内饰面板注塑模
- 下一篇:一种再生塑料切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