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造用纸质浇道管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4618.3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4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巢邕;钟添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市双环机械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B22C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用纸 质浇道管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用纸质浇道管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金属铸造用浇道管通常都采用陶、瓷等耐火材料制作,但制作过程复杂,生产成本高,环境污染大。专利号为200910117239.6的铸造用纸质浇道管及其成型工艺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纸质浇道管的成型工艺,其将纸浆纤维及增强剂、防潮剂材料组成的浆液送入成型模具,再经干燥、整形等工序后完成纸质浇道管的制作。因此,纸质浇道管模具设计成为纸质浇道管成型的难题。目前主要采用将具有抽气装置的带孔网模的对开模具,置入定量的纸浆箱内抽真空脱水,将纤维吸附于模具内表面,待模具露出液面后将成型的产品转移。通过该方法成型的产品容易出现厚薄不均匀、上半部分含水率过高、脱水不干、且成型的产品端口截面不整齐、对接处多浆料而引起产品外观不光洁的的现象,致使成型的产品废品率高、外观不漂亮、浆料浪费多且厚薄不均,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铸造用纸质浇道管成型模具,解决了成型产品时,产品的上半部分脱水不干、端口不整齐且产品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对接处多浆料引起产品外观不光洁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如下:一种铸造用纸质浇道管成型模具,包括带孔的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的反面设有气室,在成型上模气室的两侧处设有真空管接口,真空管接口与气室内的带有向外成一定斜度的脱水槽相通,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的每个端口处都固定有弧形挡块,弧形挡块的厚度高于所成型的产品的壁厚,在成型下模的与成型上模相贴合的面上设有台阶以及密封垫。
进一步的,在成型上模腔室壁上的孔的孔径大于在成型下模腔室壁上的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在成型上模腔室的壁上设有直径3mm,间距4mm的孔,成梅花状排列,在成型下模腔室的壁上设有直径2mm,间距4mm的圆孔,成线性阵列排列。
进一步地,在成型上模的四个角处设有定位块,在成型下模四个角处设有与定位块相匹配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铸造用纸质浇道管成型模具,解决了成型产品时,产品的上半部分脱水不干、端口不整齐且产品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对接处多浆料引起产品外观不光洁的弊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下模合模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型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型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铸造用纸质浇道管成型模具主要包括成型上模1、成型下模2,成型上模1和成型下模2的反面在保持一定壁厚的情况下掏空形成气室,并在成型上模1和成型下模2的每个端口处都固定有弧形挡块3,且厚度高于所成型的产品的壁厚;在成型上模1气室的两侧处设有真空管接口5,真空管接口5与气室内的带有向外成一定斜度的脱水槽6相通,其腔室的壁上钻有直径3mm,间距4mm的圆孔,成梅花状排列,在成型上模的四个角处设有定位块7。在成型下模2腔室的壁上钻有直径2mm,间距4mm的圆孔,成线性阵列排列;在成型下模2的四各角处设有与定位块7相匹配的凹槽8,且在其与成型上模1相贴合的面上设有0.5mm深的台阶9,并将高于台阶深度的密封垫4固定于上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市双环机械设备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湘潭市双环机械设备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46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