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公路隧道二次衬砌养生自动喷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3261.7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2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冉茂伦;冉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冉茂伦;冉江东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朱小杰 |
地址: | 55000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隧道 二次 衬砌 养生 自动 喷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公路隧道二次衬砌养生自动喷淋系统。
背景技术
大寨隧道左右洞呈分离布置,左洞全长4000米,右洞全长3968米,为特长隧道,本隧道采取双向开挖,左右幅隧道均为单向坡隧道,隧道纵坡均为1.55%,隧道围岩主要为薄-中厚层状灰岩,岩溶发育,隧道出口属反坡排水,ZK2+038-ZK2+370段为地表为居民聚居地,该段隧道处于浅埋地段,埋深34m-58m,地表覆盖层较厚,且ZK2+115-ZK2+479,YK2+115-YK2+479段为瓦斯煤层,为高瓦斯煤系隧道。
近几年来,随着公路隧道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地隧道火灾事故频发,已广泛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从1996年的英吉利海峡隧道火灾、2000年的奥地利萨尔茨堡州基茨施坦霍县山隧道火灾、2003年韩国的地铁隧道火灾到2004年的中国的渝黔高速真武山隧道火灾、2008年京珠高速公路广东韶关段南行大宝山隧道火灾等等事故,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隧道火灾事故处理救援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大难题,同时,也是消防部队探索和研究灭火救援技战术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隧道二次衬砌养生自动喷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公路隧道二次衬砌养生自动喷淋系统,包括二次衬砌和喷淋架,所述二次衬砌的外侧设有初期支护体,所述喷淋架设置在二次衬砌的内侧,所述二次衬砌的底部通过支撑杆固定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套有遥控行走装置,所述遥控行走装置与喷淋架固定连接,所述喷淋架底部的一端设有高压进水管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初期支护体、二次衬砌和喷淋架均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喷淋架上等角度至少设有二十组喷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高速公路隧道二次衬砌养生自动喷淋系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实施,火灾应急自动喷淋系统,能有效阻止火灾继续蔓延,阻止隧道火灾浓烟有害气体扩散,从而减少隧道火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适宜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初期支护体、2二次衬砌、3喷淋架、4支撑杆、5滑槽、6遥控行走装置、7高压进水管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速公路隧道二次衬砌养生自动喷淋系统,包括二次衬砌2和喷淋架3,所述二次衬砌2的外侧设有初期支护体1,所述喷淋架3设置在二次衬砌2的内侧,所述初期支护体1、二次衬砌2和喷淋架3均为弧形结构,所述喷淋架3上等角度至少设有二十组喷头,所述二次衬砌2的底部通过支撑杆4固定有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部套有遥控行走装置6,所述遥控行走装置6与喷淋架3固定连接,所述喷淋架3底部的一端设有高压进水管连接件7。该高速公路隧道二次衬砌养生自动喷淋系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实施,火灾应急自动喷淋系统,能有效阻止火灾继续蔓延,阻止隧道火灾浓烟有害气体扩散,从而减少隧道火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适宜推广应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冉茂伦;冉江东,未经冉茂伦;冉江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32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山垂直救援救生舱内分离式救护床架
- 下一篇:一种矿井喷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