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波纹管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3089.5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0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叶建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南旭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3/30 | 分类号: | B29C53/3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兰如康 |
地址: | 530105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纹管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波纹管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在城市的下水管和各种排污管道中,各种形式管材的使用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大型市政排污及污水处理中,大口径管道收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其中,钢带增强高密度聚乙烯(HDPE)螺旋波纹管是一种在国内使用较为普及的排水排污管材,现有的生产方式中,多采用模具进行波纹管纹路改造,但是,在现有的波纹管生产设备中,存在有使用不便、制作成本高,危险性高的问题。这就需要一种新型的波纹管生产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波纹管生产设备中存在的结构不稳定,无法在传送过程中马上急停的缺陷,提供一种波纹管生产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波纹管生产设备,包括操控平台和机架,所述操控平台中设有用于传送模具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两侧设有机械臂,机械臂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机械臂能将移动中的模具从端部输送到尾端,使得模具移动形成循环。
本实用新型中的构思是:通过设置一个可以使得模具可循环移动的过程,使得波纹管的纹路在模具的移动和自转中,能够得到成型。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进一步方案,所述传送装置两侧真设有滑轨,模具可在滑轨上移动,滑轨的作用是,便于模具从操控平台前端位移到尾端。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进一步方案,所述操控平台侧部还设有推入装置,其可将模具从侧边推入传送装置的尾端。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进一步方案,所述操控平台前后设有滚筒传送装置,所述滚筒传送装置底部设有急停凸起。急停凸起作用是,防止模具出现不稳定状况的时候,波纹管强行的前行,从而破坏波纹管。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进一步方案,所述传送装置中设有与模具尺寸相匹配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进一步方案,所述机架顶部设有“回”字形的机械臂轨道,所述机械臂可在上面进行位移活动。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进一步方案,推入装置包括垫板,所述垫板上设有与模具形状匹配的安装槽,所述垫板通过气缸可以进行往复运动。推入装置的作用是,当机械臂将模具抓起后,可以通过滑轨输送到推入装置,随后推入装置将其推入传送装置中。这样避免模具受到损害。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进一步方案,所述滑轨与操控平台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连接,滑轨可以由传送滑轮代替。其主要根据模具形状决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波纹管生产设备,可以有效的对波纹管的纹路进行很好的深化、刻画,并且全过程均采用自动化生产工艺,无需人过多的操作。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有效的提高了管材的寿命,并且使得管材能够快速的埋藏电线。
3、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制作成本合理,便于同行业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
操控平台1、传送装置2、机架3、机械臂轨道4、机械臂5、滑轨6、推入装置7、滚筒传送装置8、急停凸起9。
模具A、波纹管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以下实施例以实用新型最优效果进行解释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该波纹管生产设备,包括操控平台1,以及设置在操控平台1上的机架3,操控平台中1设有用于传送模具A的传送装置2,传送装置2可以常规的输送带,传送装置2中设有与模具A形状相对应的放置凹槽(图中未画出);传送装置2两侧设有机械臂5,机械臂5安装在机架3上的回字形的机械臂轨道4中,并且看在机械臂轨道4中移动,在操控平台1的两侧位置,设有滑轨6,滑轨6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操控平台1上,在操控平台1的尾端,设有推入装置7,推入装置7包括用于放置模具A的垫板,垫板可以通过现有设备中的气缸实现往复运动。
在操控平台1的两侧,均设有传送滚筒传送装置8,在滚筒传送装置8的滚筒处,设有急停凸起9。当人员发现波纹管管路出现故障时,可以启动该急停凸起,让其将滚筒进行急停。
操作时,将波纹略微成型的时候,将波纹管B导入模具A中,并且通过滚筒传送装置8和传送装置2带动波纹管B旋转前进,模具A也跟着传送装置2,由于模具A为多组重叠结构,因此当模具A向前移动到操控平台1端部的时候,机械臂5将模具抓起,并且沿着滑轨6,将其输送到推入装置7中,通过推入装置7将模具A推入到传送装置2中,即可形成一个新的循环。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旭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南旭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30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玻璃钢地埋式储罐缠绕模具
- 下一篇:一种平面壳体的整形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