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电站进水上游用拦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1139.6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2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万晓丹;赵信峰;曹明伟;陶永霞;雷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乔玉萍 |
地址: | 475004***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电站 进水 上游 用拦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拦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电站进水上游用拦污装置。
背景技术
水电站是能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一般包括由挡水、泄水建筑物形成的水库和水电站引水系统、发电厂房、机电设备等。水电站的基础就是水源,缺少水源,水电站的一切都将无法运行。如今生活垃圾的大量增加导致水源中经常还有一部分生活垃圾,导致水电站无法顺利的工作运行,因此,人们一般会在水源的上游采用相应的拦污装置对相应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清理,以确保可使用水源的供给。现有的拦污装置结构一般都较为复杂,不易使用,而且造价颇高,给水电站的生产造成比较大的困扰,因此,设计一款结构简易,易于使用,而且造价低廉,使用效果良好的拦污装置是本发明的研究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水电站进水上游用拦污装置,该结构能有效阻挡进水口部位的漂浮杂物,保证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并具有结构简单和成本较低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电站进水上游用拦污装置,它包括底座、立柱和拦污机构,底座设置在立柱下端,与地面固定;所述相邻立柱之间设有2~4组拦污机构,拦污机构沿着立柱自上而下分布,拦污机构由拦污框和拦污栅网组成,拦污栅网设置在拦污框的下方,拦污框由中心的进口框架及对称设置在进口框架两侧的耳板组成,耳板通过销轴固定在立柱上,沿着立柱从上到下方向拦污栅网的网格尺寸依次减小。
根据上述的水电站进水上游用拦污装置,所述底座为长方体,立柱为液压伸缩立柱。
根据上述的水电站进水上游用拦污装置,还包括斜撑,斜撑的一端与立柱固定连接,斜撑的另一端通过锚固件与地面固定。
根据上述的水电站进水上游用拦污装置,所述进口框架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圆形或椭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中相邻立柱之间设有2~4组拦污机构,拦污机构沿着立柱自上而下分布,拦污机构由拦污框和拦污栅网组成,拦污栅网设置在拦污框的下方,拦污框由中心的进口框架及对称设置在进口框架两侧的耳板组成,耳板通过销轴固定在立柱上,沿着立柱从上到下方向拦污栅网的网格尺寸依次减小;该结构能够根据现场条件调节拦污机构的高低尺寸,同时拦截不同尺寸的垃圾,拦污栅网能够收集垃圾。
2.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斜撑,斜撑的一端与立柱固定连接,斜撑的另一端通过锚固件与地面固定,该结构增加了水电站进水上游用拦污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安装与拆卸,有利于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所示,一种水电站进水上游用拦污装置,它包括底座1、立柱2、拦污机构3和斜撑4,底座1设置在立柱2下端,与地面固定;所述相邻立柱2之间设有2~4组拦污机构3,拦污机构3沿着立柱自上而下分布,拦污机构3由拦污框31和拦污栅网32组成,拦污栅网32设置在拦污框31的下方,拦污框31由中心的进口框架及对称设置在进口框架两侧的耳板组成,耳板通过销轴固定在立柱上,沿着立柱从上到下方向拦污栅网的网格尺寸依次减小;所述斜撑4的一端与立柱2固定连接,斜撑4的另一端通过锚固件与地面固定;其中,所述底座1为长方体,立柱2为液压伸缩立柱,进口框架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圆形或椭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11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