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建筑基础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0517.9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9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周星德;袁雨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2/288 | 分类号: | E04C2/288;E04C2/38;E04C2/52;B32B33/00;B32B7/12;B32B13/04;B32B13/10;B32B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建筑 基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用材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建筑基础板。
背景技术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住在其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我国除却少数高层小区之外,底层住宅或者别墅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比重,在这些建筑中其墙体多为砖块和混凝土浇筑而成,防震、防水、防火和保温隔热性不是很理想。
具有隔热功能的建筑隔热板在美国已经是一种成熟的建筑节能体系,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对建筑物挤出要求不高,而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我国应用较少,适合大城市城郊别墅类及部分农村地区的节能建筑,目前建筑隔热板存在功能单一、不节能、密度低且笨重、抗震性能差的问题。关于这点也有中国专利CN104947817A“一种多功能建筑隔热板”对其进行改进。一种多功能建筑隔热板包括芯板,所述芯板为EPS可发性聚苯乙烯板,所述芯板上、下表面分别粘合面材,所述面材包括上表面面材和下表面面材,所述上表面面材经高分子粘合剂粘合于芯板上表面,所述下表面面材经高分子粘合剂粘合于芯板下表面,所述隔热板经裁剪后成型;所述建筑隔热板的安装包括:内墙安装,所述内墙安装为内墙表面安装有石膏板,所述建筑隔热板安装于石膏板表面;外墙安装,所述外墙安装为外墙表面安装有防水塑料薄膜,所述建筑隔热板安装于防水塑料薄膜上。
但上述建筑隔热板或者现有技术的隔热板,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不仅是建筑体的强度和隔热性能,还需考虑后期水电工程,现有技术的隔热板均为实心结构,使得在后期安装过程中水电工程需要另外设计安装增加了工程量。而且,现有技术的隔热板采用EPS芯板,在需要较大承重能力的情况下就需要增加其厚度,会大量增加建筑物的挤出,造成不够美观等一系列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建筑基础板,其能用于低楼层的建筑也能适用于高楼层的建筑,并且具有高强度、防震、防水、防火和保温隔热等功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基础板,包括芯材;所述芯材包括外表面、内表面、以及与外表面和内表面共同形成六面体的四个面;在芯材的外表面上固定有外表面面材;在芯材的内表面上固定有内表面面材;所述外表面面材包括依次安装于芯材上的防水薄膜与外墙纤维水泥板;所述内表面面材包括安装于芯材上的欧松板与安装于欧松板上的石膏板;所述芯材在与外表面和内表面共同形成六面体的四个面上固定有金属承重框架;所述金属承重框架由四个承重板相互连接制得,并且金属承重框架与芯材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均设有电路通孔与水管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芯材为蜂窝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芯材为长方体或平行六面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建筑基板上采用金属承重框架进行承重提高整个基板的强度,能够使得基板在自然中灾害面前能抗压抗震;同时,金属承重框架与金属承重框架之间可以采用焊接或铆接等方式进行连接使得多功能建筑基板能应用于高层建筑上;而在金属承重框架与芯材上开始电路通孔与水管通孔,在后续的建筑装修过程中不需再另行开始水管管道和电路管道,保持了整个建筑体的结构强度与美观性。而所采用蜂窝板在相较于EPS芯板,在具有相似的轻、保温、隔热、防震的功能基础上,强度却比后者有了很大的提高。而蜂窝板本身优秀的防火功能也与石膏板形成联动,共同承担板材防火作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建筑基板能用于低楼层建筑也能适用于高楼层建筑,并且具有高强度、防震、防水、防火和保温隔热等功能,能用于各类行业的建筑体。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建筑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欧松板;2、胶黏剂层;3、石膏板;4、水管通孔;5、芯材;6、电路通孔;7、防水薄膜;8、金属承重框架;9、外墙纤维水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05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秸秆发泡的保温彩钢夹芯拐角板
- 下一篇:一种装配整体式非承重内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