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车钢绳更换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89509.2 | 申请日: | 2016-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7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 发明(设计)人: | 曹印智;刘玉春;王荣鹏;韩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3/00 | 分类号: | B66C13/00 |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车 更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专用于更换吊车钢绳的更换架。
背景技术
铸造吊车主要用于吊运装有熔融液体的铁水罐或钢水罐,吊车小卷主要在翻倒铁水罐或吊运重量较轻的物料时使用,小卷钢绳是小卷上的部件之一。随着钢铁产量的逐年增加,吊车工作节奏日趋紧张,因此小卷钢绳更换也更加频繁,在更换整备150吨小卷钢绳时小卷钩头必须放到地面,因其平稳性较差,特别是钩嘴为板式的吊钩更是不易坐稳,必须事先吊运一个大铁箱,将小卷钩头一侧面靠在铁箱上,还要在钩头上和铁箱之间焊上几根角钢,仅用在坐吊钩上的时间就得半小时以上;而且更换钢绳时,由于绞绳有脉动冲击力,极易造成钩头倾倒,需要再次稳钩,因而耗时更长,换完钢绳后还要用气焊割掉角钢,从而导致小卷钢绳更换时间长,更换难度及劳动强度大,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缩短吊车钢绳更换时间,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的安全可靠性和吊车的开动率。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吊车钢绳更换架,由横梁、纵梁、立柱、钩头固定杆、定位杆、支撑柱及斜撑组成;4根横梁、4根纵梁和4根立柱焊接形成一中空的矩形框架,前上横梁和后上横梁上面各设有两对定位杆,前上横梁和后上横梁的定位杆之间搭放有钩头固定杆,钩头固定杆两侧与前上横梁、后上横梁搭接的位置上均设有一对定位挡,在左下纵梁、右下纵梁的两个伸出段与立柱之间分别设有一斜撑,前上横梁与前下横梁之间及后上横梁与后下横梁之间分别设有支撑柱。
本实用新型的钢绳更换方法及有益效果为:
将更换架放到吊车停车位,取下更换架钩头固定杆;将吊车小卷钩头下落至更换架框架内,当钩头滑轮扇形板最低点到达框架上表面时,钩头停止下落;将钩头固定杆安放在前上横梁和后上横梁定位杆之间后,再将钩头下落压实,即可进行钢绳更换。钢绳换完后,取下钩头固定杆,就可以直接抬升钩头。
本实用新型可极大缩短吊车钢绳更换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有效提高作业的安全可靠性和吊车的开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吊车钢绳更换架结构立体图。
图中:立柱1、定位挡2、钩头固定杆3、定位杆4、后上横梁5、前上横梁6、斜撑7、支撑柱8、左下纵梁9、前下横梁10。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吊车钢绳更换架,系由4根横梁、4根纵梁和4根立柱1、2根钩头固定杆3、4对定位杆4、4个斜撑7及4根支撑柱8所组成。4根横梁、4根纵梁和4根立柱1焊接形成一中空的矩形框架,前上横梁6和后上横梁5的上面各焊有两对定位杆4,前上横梁6以及后上横梁5上面的两对定位杆4之间的距离为700mm。前上横梁6和后上横梁5的定位杆4之间搭放有一根钩头固定杆3,钩头固定杆3两侧与前上横梁6、后上横梁5搭接的位置上均设有一对定位挡2,用于防止钩头固定杆3轴向窜动。在左下纵梁9及右下纵梁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向外伸出200mm的伸出段,伸出段与立柱1之间分别焊接一个斜撑7;同时在前下横梁10与前上横梁之间及后上横梁5与后下横梁之间分别焊接有2根支撑柱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95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塔吊的定位系统
 - 下一篇:一种π形空腹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