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薯自动数粒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9188.6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5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尹学清;刘凤军;杨延辰;杨炳南;李鸿印;袁荣;杨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5/34 | 分类号: | B65B35/34;B65B5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1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自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马铃薯产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薯自动数粒系统。
背景技术
微型马铃薯是种薯的前身,微型马铃薯经种植后可以获得用于生产商品薯的种薯。微型薯的大小从2克到25克不等,共分为5个规格。由于市场上以粒论价销售微型薯,一袋微型薯数量可以达到数千粒,甚至上万粒,如果采用人工数粒,计数效率不但低下,且易在数数过程中出现忘数现象,易造成计数误差。目前市面上也存在数粒机,主要适用于制药、医院、食品等行业,对胶囊、片剂、颗粒等规则物料进行计数。而对于微型马铃薯来讲,即使相同规格的微型薯之间也存在形状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对于10克以上的较大微型薯,各个微型薯之间形状差别就更大了。如何对多种规格的微型马铃薯进行准确计数,做到操作简便,实现一机多用是本实用新型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微型马铃薯进行自动准确计数,实现一机多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型薯自动数粒系统。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型薯自动数粒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振动排序装置、物料传感器、计数表和出料斗,所述振动排序装置用于将物料形成单列排序输出,所述物料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出料斗的上部,所述出料斗设置于所述振动排序装置的出口下方位置,所述计数表与所述物料传感器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物料传感器的物料检测信号,并通过数字显示屏显示出物料的通过数量。
所述振动排序装置包括振动器和设置于所述振动器上端面上的振动盘,所述振动盘中设有多条螺旋排序通道,每个所述螺旋排序通道由所述振动盘的底部以至少一个螺旋排序通道的高度尺寸作为一导程向上攀升,其螺旋升角为5-15°,且以至少一个螺旋排序通道的宽度尺寸向外逐渐扩展。
所述振动器上设有用于控制振动盘振动强度的控制器。
所述振动盘中设置两个螺旋排序通道,所述螺旋排序通道的旋转角度为至少3圈。
两所述的螺旋排序通道的入口在振动盘上呈180°设置,其出口在振动盘上呈180°设置。
所述物料传感器为落料型的对射光纤传感器。
所述出料斗包括左右对称的一对落料通道,左、右落料通道均为人字形结构,在左、右落料通道的中间交叉处安装有翻板机构,翻板机构的翻板有左右两个极限位置,当翻板转到任一极限位置,均可封闭该处的落料通道并打开另外一个落料通道。
靠近所述螺旋排序通道的出口位置设有一矩形缺口,所述矩形缺口中设有与所述螺旋排序通道底面平齐的调节活板,所述调节活板沿着所述螺旋排序通道的宽度方向可伸缩设置。
所述螺旋排序通道上还设有排杂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A.本实用新型通过振动排序装置、设置与振动排序装置出口下方的出料斗,及位于出料斗上的物料传感器,对物料进行单列排序,并通过物料传感器对落入出料斗中的微型薯进行数量检测,并通过计数表中的数字显示屏显示出物料的通过数量。计数方便,且不会对微型薯造成损伤。
B.本实用新型在振动排序装置的振动盘中设置了多条螺旋排序通道,依靠振动器的电磁振动作用,使微型马铃薯沿着螺旋排序通道振动前行,直至有其出口落入至出料斗中,通过设置在出料斗上的物料传感器可精确实现物料检测,并通过计数表显示出物料数量。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多条螺旋排序通道结构,可大大提高微型薯计数效率,两条螺旋排序通道可实现中等规格(10-15克)的微型薯每小时4万粒的计数。
C.本实用新型为了适应各种规格微型薯的数粒,在靠近每个螺旋排序通道的出口位置分别设置一个调节活板,活板可在垂直于微型薯移动方向上进行伸缩调整,当活板向着振动盘内部伸出时,可使较大的微型薯通过活板,反之,使活板向着反方向移动,则较大微型薯不能通过活板,只能重新回到振动盘中,这样可避免两列微型薯同时从同一出口输出,避免了计数时产生误差。
D.为了防止由于微型薯中掺杂其它杂质而造成误计数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在螺旋排序通道上还设有排杂孔,在计数前将杂质排掉,保证计数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数粒机设备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91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