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面胶接头及双面胶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9005.0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8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周保华;曾凡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美芯龙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邓猛烈 |
地址: | 523525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接头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面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胶接头及双面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双面胶的长度一般为50m‐150m一卷,如果要在设备上连续使用超过200m 以上的长度,在一卷双面胶使用完成后,需要在中途停止设备,换上另外一卷 双面胶,如此循环,每使用完一卷,都需要暂停。为提高生产效率,现有技术 一般通过双面胶接头将长度不足的两个双面胶对接,从而在设备上可以连续使 用,不需要停止设备。但是现有的双面胶接头如图1所示,仅由硅胶2与基材1 组成,使用时将双面胶接头粘贴在两个待连接双面胶的连接处的正面离型膜上。 将双面胶卷起来后,接头处的双面胶接头的硅胶2的外部覆盖一层收卷双面胶, 使用的时候收卷双面胶会将硅胶2粘走,导致接头处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面胶接头,该双面胶接头在使用时 不会被粘走。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面胶接头,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离型膜、粘接层、基材和 硅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面胶连接结构,该双面胶接头结构 的双面胶接头在使用时不会被粘走。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面胶连接结构,包括上述的双面胶接头和待连接双面胶,所述待连 接双面胶包括正面离型膜和背面双面胶层,所述双面胶接头的硅胶连接在所述 两个待连接双面胶的连接处的所述正面离型膜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面胶接头及包含该双面胶接头的双面 胶连接结构。双面胶接头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离型膜、粘接层、基材 和硅胶。在基材的表面通过粘接层粘接第一离型膜,在使用时硅胶粘接在两个 待连接双面胶的连接处的正面离型膜上。将双面胶卷起来后,接头处的双面胶 接头的第一离型膜的表面覆盖一层收卷双面胶,收卷双面胶对第一离型膜没有 粘性,使用的时候双面胶接头不会被粘走,接头处可以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双面胶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面胶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双面胶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基材,2-硅胶,3-第一离型膜,4-粘接层,5-第二离型膜,6-待连接双 面胶,7-正面离型膜,8-第一双面胶,9-背面双面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 清楚,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面胶接头,包括 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离型膜3、粘接层4、基材1和硅胶2。在基材1的 表面通过粘接层4粘接第一离型膜3,在使用时硅胶2粘接在两个待连接双面胶 6的连接处的正面离型膜7上。将连接好的双面胶卷起来后,接头处的双面胶接 头的第一离型膜3的表面覆盖一层收卷双面胶,收卷双面胶对第一离型膜3没 有粘性,使用的时候双面胶接头不会被粘走,接头处可以正常使用。
本实施例中,粘接层4的种类不限制,可以是胶水或双面胶等。
本实施例中,为保持硅胶2的底面整洁和硅胶2的正常使用,硅胶2下还 覆盖有第二离型膜5,第二离型膜5为氟素离型膜。使用时先将第二离型膜5撕 下,再将硅胶2粘贴在两个待连接双面胶6的连接处的正面离型膜7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面胶连接结构,包括上述的双面胶 接头和两个待连接双面胶6,待连接双面胶6包括正面离型膜7和背面双面胶层 9,硅胶2连接在两个待连接双面胶6的连接处的正面离型膜7上。在基材1的 表面通过粘接层4粘接第一离型膜3,在使用时硅胶2粘接在两个待连接双面胶 6的连接处的正面离型膜7上。将连接好的双面胶卷起来后,接头处的双面胶接 头的第一离型膜3的表面覆盖一层收卷双面胶,收卷双面胶对第一离型膜3没 有粘性,使用的时候双面胶接头不会被粘走,接头处可以正常使用。本实施例 中,双面胶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双面胶8,第一双面胶8粘贴在背面双面胶层 9,待连接双面胶6之间连接更稳定。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 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 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美芯龙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美芯龙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90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