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式光敏窗帘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8968.9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8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任嘉唯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嘉唯 |
主分类号: | A47H5/02 | 分类号: | A47H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光敏 窗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通过感应太阳光的强弱而自动打开和关闭的自动式光敏窗帘,属窗帘控制机构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百叶窗的开启或关闭均需要借助人的力量来打开和闭合,而无法自动开启或关闭,特别是夏天的时候,人早上出门时,忘记关闭百叶窗,就可能一直开到下班回到家,造成室内温度的增加,不仅难以让人入内,影响人的心情,而且采用空调降温时,其制冷时间长,能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是设计一种能通过感应太阳光的强弱而自动打开和关闭的自动式光敏窗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自动式光敏窗帘,包括固定板、螺栓孔、蓄电池、单片机、无线通信模块、滑板、凹槽、滑块、通孔、摄像头、支架、电动机、螺纹杆、窗帘、扁带A、扁带B、光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螺栓孔,在固定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蓄电池、单片机、无线通信模块;在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滑板,在滑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凹槽,在凹槽里面设置有和凹槽内壁相互配套的滑块,在滑块上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通孔,在滑板的上端中间位置设置有摄像头;在固定板的左端下方通过H型支架固定连接有电动机,在电动机的转动轴上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和凹槽、通孔在一同轴线上,螺纹杆通过通孔和滑块进行活动链接;所述窗帘的右端通过扁带A和固定板的右端下方进行固定连接,窗帘的左端通过扁带B和滑块的下方进行固定连接,在窗帘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通过单片机和蓄电池、无线通信模块、摄像头、电动机用电路板进行电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蓄电池、滑板、凹槽、滑块、窗帘、扁带A、扁带B为一种长方体。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孔、通孔、螺纹杆为一种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新颖、独特、简单、实用、制造成本低;通过感应光线强弱自动控制窗帘的打开和关闭,或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自动控制窗帘的打开和关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式光敏窗帘,包括固定板(1)、螺栓孔(2)、蓄电池(3)、单片机(4)、无线通信模块(5)、滑板(6)、凹槽(7)、滑块(8)、通孔(9)、摄像头(10)、支架(11)、电动机(12)、螺纹杆(13)、窗帘(14)、扁带A(15)、扁带B(16)、光敏传感器(17),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板(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螺栓孔(2),在固定板(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蓄电池(3)、单片机(4)、无线通信模块(5);在固定板(1)的下端设置有滑板(6),在滑板(6)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凹槽(7),在凹槽(7)里面设置有和凹槽(7)内壁相互配套的滑块(8),在滑块(8)上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通孔(9),在滑板(6)的上端中间位置设置有摄像头(10);在固定板(1)的左端下方通过H型支架(11)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2),在电动机(12)的转动轴上设置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和凹槽(7)、通孔(9)在一同轴线上,螺纹杆(13)通过通孔(9)和滑块(8)进行活动链接;所述窗帘(14)的右端通过扁带A(15)和固定板(1)的右端下方进行固定连接,窗帘(14)的左端通过扁带B(16)和滑块(8)的下方进行固定连接,在窗帘(14)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光敏传感器(17);所述光敏传感器(17)通过单片机(4)和蓄电池(3)、无线通信模块(5)、摄像头(10)、电动机(12)用电路板进行电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1)、蓄电池(3)、滑板(6)、凹槽(7)、滑块(8)、窗帘(14)、扁带A(15)、扁带B(16)为一种长方体。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孔(2)、通孔(9)、螺纹杆(13)为一种圆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嘉唯,未经任嘉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89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