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高土石坝土石料分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8650.0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4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清;胡金山;唐世明;王雪梅;曾先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3/11 | 分类号: | B07B13/11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 土石 分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石料筛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获得满足超高土石坝防渗土石料 P5含量要求的超高土石坝土石料分级装置。
背景技术
深厚覆盖层超高土石坝(坝高大于200m)一般为当地材料坝,最大限度利用当地天然材 料是其一大特点。天然砾石土石料往往级配分布不均,而超高砾石土心墙坝中防渗土石料既 要达到防渗要求,同时对土石料力学特性要求也较高,因此对此类土石料颗粒级配要求严, 在实际工程中甚至需要比现有规范更高的要求。其中土石料中P5含量指的是大于5mm的颗 粒含量,P5含量的范围通常控制在30%~50%为宜;当P5含量大于50%,则不符合规范要求, 并且无法保证超高土石坝的防渗要求和力学性能。传统的土石料处理方法采用筛分法,其需 要使用到大型机具及设备,同时需要大型场地进行安装,并且造价和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的超高土石坝土 石料分级装置,其可获得满足超高土石坝防渗土石料P5含量要求的土石料。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超高土石坝土石料分级装置,包括底 座、桁架和斜面板,所述桁架安装在底座上并且支撑斜面板,所述斜面板倾斜设置,所述斜 面板与底座所在水平面之间的倾斜夹角θ为30°至45°之间。
进一步的是:所述斜面板为钢板,其上表面的粗糙度为12.5。
进一步的是:所述斜面板与底座所在水平面之间的倾斜夹角θ为38°。
进一步的是:所述斜面板的厚度为60mm。
进一步的是:所述桁架包括横梁和支撑梁,所述横梁有多根,并且沿斜面板的倾斜方向 相互平行的间隔分布,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根支撑梁,支撑梁的一端与横梁的一端连接, 支撑梁的另一端与底座连接,所述斜面板受横梁的支撑。
进一步的是:在侧方向上,所述支撑梁、斜面板与底座的投影呈三角形。
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撑梁与斜面板垂直。
进一步的是:所述桁架还包括两根竖直梁,所述两根竖直梁分别设置在位于斜面板最上 端处的横梁的两端;并且所述竖直梁竖向设置,与底座所在水平面垂直。
进一步的是:所述斜面板在竖方向上的高度H为10~15m、其宽度L为20~40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成本低廉。通过设置 斜面板,并且使倾斜夹角θ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当土石料从斜面板的上端倾倒至斜面板上 后,由于斜面板的自然分选效果,粒径较大的砾石土石料将覆盖于坡脚土堆上层,而粒径较 小的砾石土石料将位于下层;这样即可达到对土石料的分级效果。另外,通过合理设置斜面 板的倾斜角度,以及表面粗糙度等参数,可以使得分离出的位于下层的粒径较小的砾石土石 料满足超高土石坝防渗土石料P5含量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高土石坝土石料分级装置的三维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高土石坝土石料分级装置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底座1、桁架2、横梁21、支撑梁22、竖直梁23、斜面板3、卸料平台4、 细料层5、粗料层6、卸料车7、倾斜夹角θ、高度H、宽度L。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高土石坝土石料分级装置,包括底座1、桁架2 和斜面板3,所述桁架2安装在底座1上并且支撑斜面板3,所述斜面板3倾斜设置,所述斜 面板3与底座1所在水平面之间的倾斜夹角θ为30°至45°之间。在实际使用时,只需要按照 图3所示,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高土石坝土石料分级装置安装到卸料平台4的一侧,并且 将斜面板3的最高处边沿与卸料平台的一边沿对齐;然后通过卸料车7将运来的土石料直接 倾倒在斜面板3上,根据不同粒径大小的石料在斜坡面上的滚动情况的不同,可自然形成如 图3中所示的分层效果,既粒径较大的砾石土石料将覆盖于坡脚土堆上层,如图3中的粗料 层6;而粒径较小的砾石土石料将位于下层,如图3中的细料层5。之后,只需要根据需要对 上层的粗料层6和下层的细料层5进行分开收集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8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字轮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聚粮导流板和聚杂导流板的比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