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轴承重量筛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8364.4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4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田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田畸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28 | 分类号: | B07C5/28;B07C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轴承 重量 筛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工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轴承重量筛选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在加工生产完成以后,为了保证轴承的质量,需要对轴承进行进一步 检测和筛选,其中包括噪声测试,重量测试等,当这一系列的测试完成后,在 再轴承上打上型号等标记,而重量测试一般是最后一项测试,在测试轴承重量 的时候通常的做法是将轴承单个放置在称量装置上,如果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 则代表轴承质量是合格的,如果轴承太轻或者太重,则需要将其筛选出来,进 行报废处理。这种方法效率低下,加重了工人的劳动负担,不利于产品的市场 竞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轴承重量筛选装置,该 装置结构简单,当轴承在传送带进行传送的时候便可以将不合格的产品检测并 筛选出来出来,大大增加了筛选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轴承重量筛选装置, 包括顺次连接的传送方向相同的一级传送带、二级传送带和三级传送带,所述 二级传送带上设置有重量传感器,所述二级传送带的传送速度小于一级传送带 和三级传送带,所述二级传送带的一侧还设置有旋转臂,所述旋转臂高度高于 二级传送带,所述旋转臂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连接在转动电机上,所述二级 传送带的另一侧设置有回收滑道结构,所述回收滑道结构包括支腿,所述支腿 设置有倾斜向下的滑道,所述滑道外侧设置有缓冲板,所述滑道末端设置有轴 承回收框。
进一步的,所述滑道采用橡胶制成,所述滑道倾斜角度为30-45度。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臂内侧设置有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装置结构简单,当轴承在传送带进行传送的时 候便可以将不合格的产品检测并筛选出来出来,大大增加了筛选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 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 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回收滑道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一级传送带;2、二级传送带;3、三级传送带;4、转动电机;5、 旋转臂;6、回收滑道结构;61、缓冲板;62、支腿;63、轴承回收框;7、轴 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到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轴承重量筛选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传送方 向相同的一级传送带1、二级传送带2和三级传送带3,所述二级传送带2上设 置有重量传感器,所述二级传送带2的传送速度小于一级传送带1和三级传送 带3,所述二级传送带2的一侧还设置有旋转臂5,所述旋转臂5高度高于二级 传送带2,所述旋转臂5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连接在转动电机4上,所述二级 传送带2的另一侧设置有回收滑道结构6,所述回收滑道结构6包括支腿62, 所述支腿62设置有倾斜向下的滑道,所述滑道外侧设置有缓冲板61,所述滑道 末端设置有轴承回收框63。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过程如下,当需要进行轴承重量筛选的时候,将 轴承间隔单个放置在一级传送带1上(间隔时间根据传送带的长度和传送速度 进行调整),当轴承7被一级传送带1传送到二级传送带2上的时候开始减速, 此时二级传送带2上设置的重量传感器开始检测该轴承的重量,如果该轴承的 重量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则让轴承7通过,轴承7顺利传送到三级传送带3 上,并通过三级传送带3传送到下一个工序,如果轴承7的重量过大或者过小, 重量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转动电机4,电机开始转动,转动的时候带动旋转臂5 开始旋转,旋转臂5转动的时候,将二级传送带2上的轴承撞击推送到回收滑 道结构6上,因为电机的转动速度比较快,为了防止轴承由于速度过快被推出 滑道结构之外,在滑道的外侧设置有缓冲板61,当轴承撞击到缓冲板61后,将 顺着滑道滑下,最后落入到末端的的轴承回收框63中,本实用新型由于二级传 送带2的速度比较低,所以旋转臂5有足够的时间将轴承推送到回收传送带上。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旋转气缸,在旋转气缸的气缸杆上连接旋转臂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田畸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田畸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83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