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及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7175.5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6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郑根;吕安杰;刘志财;华顺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2 | 分类号: | F24F13/22;F24F12/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冷凝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及空调。
背景技术
当前,工程上或家用的空调机组制冷产生的冷凝水,普遍通过冷凝水管排到室外, 而冷凝水的温度较低,接近空调制冷时候的出风温度,因此这部分的冷源未能够利用起 来,造成了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加空调的制冷效率、降低空调能耗的 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 包括设置在蒸发器下方的接水盘,所述的接水盘下方设有过冷装置,所述的过冷装置包 括与接水盘连接的蓄水槽,所述的蓄水槽内设有两端分别于蒸发器和冷凝器连接以输送 制冷剂的过冷管。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及使用其的空调,与 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蒸发器下方设有接水盘,接水盘下方设有过冷装置,即 在蒸发器附近设有过冷装置,即在室内空调器内设置有过冷装置,直接接收蒸发器处的 冷凝水,接收距离近,使接收方便,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经过冷凝器冷凝降温后的制冷 剂温度一般在40~50度左右,与蒸发器冷凝水存在着较大的温差,经过冷凝器冷却后的 制冷剂通过过冷装置冷却后能被进一步降温,得到更高的过冷度,增加了空调的制冷效 率、降低空调能耗。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的接水盘底部设有将接水盘内冷凝水输送到蓄水槽底部的引 流管,所述的蓄水槽一侧壁顶部设有出水口,通过将较冷的冷凝水导通到蓄水槽底部, 使温度较高的水从顶部的出水口流出,减弱了水体之间的热交换,使冷凝水能充分与过 冷管内制冷剂热交换,保证过冷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引流管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蓄水槽两侧,使较 冷的冷凝水位于引流管处,温度较高的冷凝水流到出水口,减弱了水体之间的热交换, 使冷凝水能充分与过冷管内制冷剂热交换,保证过冷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过冷管位于蓄水槽内的部分折叠排布在蓄水 槽底部,使过冷管内制冷剂能与蓄水槽槽底内较冷的冷凝水充分热交换,保证过冷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的蓄水槽底部设有排污口,便于蓄水槽的清 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设有空调冷凝水回收 利用装置的空调,所述的空调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设有过冷装置,所述的过冷装置包括 与与接水盘连接的蓄水槽以及两端分别于蒸发器和冷凝器连接以输送制冷剂的过冷管, 本空调设置了过冷装置,经过冷凝器冷凝降温后的制冷剂温度一般在40~50度左右,与 蒸发器冷凝水存在着较大的温差,经过冷凝器冷却后的制冷剂通过过冷装置冷却后能被 进一步降温,得到更高的过冷度,增加了空调的制冷效率、降低空调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过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蓄水槽的内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内部器件示意图。
图中所示:1、蒸发器;2、冷凝器;3、接水盘;4、过冷装置;41、蓄水槽;42、 过冷管;43、引流管;44、出水口;45、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空调冷凝水回 收利用装置,包括设置在蒸发器1下方的接水盘3,所述的接水盘3下方设有过冷装置4, 所述的过冷装置4包括与接水盘3连接的蓄水槽41,所述的蓄水槽41内设有两端分别 于蒸发器1和冷凝器2连接以输送制冷剂的过冷管42,蒸发器1下方设有接水盘3,接 水盘3下方设有过冷装置4,即在蒸发器1附近设有过冷装置4,即在室内空调器内设置 有过冷装置4,直接接收蒸发器1处的冷凝水,接收距离近,使接收方便,整个装置结 构简单。经过冷凝器2冷凝降温后的制冷剂温度一般在40~50度左右,与蒸发器1冷凝 水存在着较大的温差,经过冷凝器2冷却后的制冷剂通过过冷装置4冷却后能被进一步 降温,得到更高的过冷度,增加了空调的制冷效率、降低空调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71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实验室用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进风面板及空调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