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门装饰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7161.3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2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钟翔;盐田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装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门装饰件。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4-151592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如下车门装饰件:该车门装饰 件包括树脂芯构件和安装于树脂芯构件的表面上的表皮。树脂芯构件包括角 部、第一纵壁和第二纵壁,并且具有三维形状。角部位于树脂芯构件的边缘。 第一纵壁从树脂芯构件的位于角部的一侧的边缘起延伸。第二纵壁从树脂芯 构件的位于角部的另一侧的边缘起延伸。表皮至少包括第一纵壁表皮部和第 二纵壁表皮部。第一纵壁表皮部布置于树脂芯构件的第一纵壁上,第二纵壁 表皮部布置于树脂芯构件的第二纵壁部上。
如以上专利文献中所公开的,树脂芯构件(装饰板)具有如下三维形状: 该三维形状具有由三个面限定的角部。必须将表皮成形为跟随树脂芯构件的 三维形状。然而,表皮不能被自由地成形,从而可能使树脂芯构件具有受限 的形状。如果树脂芯构件具有三维形状,并且具有突出到车室的内部空间中 的突起,则当利用真空成形将表皮预先成形为跟随该三维形状时,可能会在 表皮上产生褶皱,或者表皮可能会被撕裂或可能在表皮上产生光泽(gloss) 或可能会增强表皮的光泽。为了防止这些问题,必须减小突起的突出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自由设计且具有出色外观的车门装饰件。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车门装饰件包括:装饰板,所述装饰板具有沿第一 方向和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板状,所述装饰板包括以相对 于所述第一方向弯曲的方式朝向车辆内侧突出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沿所述 第二方向直地延伸;表皮,所述表皮以跟随所述突起部的形状的方式覆盖所 述装饰板的车辆内侧表面;以及壁构件,所述壁构件以将所述表皮的边缘部 保持在所述壁构件与所述装饰板之间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突起部的在所述第 二方向上的端部。
根据本技术,壁构件以使表皮的边缘部位于壁构件与装饰板之间的方式 安装于装饰板。根据该构造,增大了突起部的突出量,并且获得了具有出色 外观的车门装饰件。表皮可以覆盖装饰板的车辆内侧表面以及突起部的侧壁 表面。在该构造中,如果突起部的突出量大,则表皮被成形为跟随由突起部 和壁表面形成的三维形状(由三个面限定)。当利用真空成形将表皮预先成 形为跟随上述三维形状时,可能会在表皮上产生褶皱,并且可能会在表皮产 生撕裂或光泽,或者可能会增加表皮的光泽。在本技术中,壁构件的壁表面 不被表皮覆盖。因此,当利用真空成形预先成形表皮时,不论突起部的突出 高度如何,均不易在表皮上产生褶皱,并且不易在表皮上产生撕裂或光泽, 或者不易增加表皮的光泽。因此,装饰板的突起部的突出量不易因表皮的成 形的限制而受限。
在以上构造中,所述壁构件可以包括固定于所述装饰板的止动件,并且 所述止动件可以沿着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端部彼此间隔开。
根据以上构造,壁构件固定于装饰板,并且通过壁构件沿着端部对表皮 的边缘部加压。因此,不易在表皮上产生褶皱或松弛。
在以上构造中,所述第一方向可以为车辆上下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可以 为车辆前后方向,所述装饰板可以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布置于车辆的 上部,所述下板布置于车辆的下部且相对于所述上板布置于下侧,所述上板 和所述下板可以为单独的部件。至少在所述上板的车辆前部包括所述突起 部,并且所述壁构件可以布置在所述上板的车辆前侧。
根据以上构造,车门装饰件包括位于其车辆上部和车辆前部的突起部, 以便容易被乘员看到,这提供了新的外观。未被表皮覆盖的壁构件布置在装 饰板的车辆前侧,并且不易被乘员看到。
在以上构造中,所述装饰板包括上表面部和主表面部。所述上表面部可 以沿作为所述第二方向的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 宽度。所述上表面部可以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长边缘和沿车辆宽度方 向延伸的短边缘,所述长边缘包括车辆内侧长边缘和车辆外侧长边缘。所述 主表面部可以从所述上表面部的车辆内侧长边缘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延伸。 所述上表面部和所述主表面部可以构成所述突起部。
根据以上构造,容易通过主表面部和上表面部提供包括沿车辆前后方向 直地延伸的突起部的装饰板。
在以上构造中,所述主表面部可以具有分别从所述上表面部的短边缘延 伸的短边缘。所述主表面部的位于车辆前侧的短边缘和所述上表面部的位于 车辆前侧的短边缘可以构成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端部并且所述端部具有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未经丰田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71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变形的汽车前围线束保护壳
- 下一篇:车载移动终端翻转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