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保护球笼旋转的驱动轴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5667.0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0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叶祥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纬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22 | 分类号: | F16D3/22;F16D3/8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旋转 驱动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驱动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驱动轴总成,具体涉及一种能保护球笼旋转的驱动轴总成。
背景技术
为了使汽车动力传递,均会使用到驱动轴总成,目前采用最多的是球笼式驱动轴总成,此种驱动轴总成不论是圆弧球道或是直球道都较好地解决了等速传动问题,并且传递工作角度大,效率高。但汽车在路上行驶,碰到的情况是相当复杂的,尤其是内球笼和外球笼由于是在摆动角度大的使用工况下,并在不断地旋转工况下,会导致杂质进入到驱动轴总成内,从而影响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止杂质进入到内部,保证球笼正常旋转的能保护球笼旋转的驱动轴总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保护球笼旋转的驱动轴总成,包括内球笼组件、外球笼组件以及中间连接轴,所述的中间连接轴连接在内球笼组件和外球笼组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球笼组件与中间连接轴的连接处之间的右侧设置有第一碟形垫圈,在内球笼组件与中间连接轴的连接处之间的左侧设置有挡圈,所述的外球笼组件与中间连接轴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衬垫和第二碟形垫圈,所述的第二碟形垫圈贴靠在衬垫上。
为优化上述方案采取的措施具体包括:
在上述的一种能保护球笼旋转的驱动轴总成中,所述的外球笼组件外具有外壳体,所述的外壳体的右端部具有内螺纹口,所述的内螺纹口内设置有塑料帽子。
在上述的一种能保护球笼旋转的驱动轴总成中,所述的内球笼组件外具有内壳体,所述的内壳体的左端面上设置有垫片,在垫片的外侧上安装有防护罩。
在上述的一种能保护球笼旋转的驱动轴总成中,所述的内球笼组件还包括有防尘体,所述的防尘体与壳体之间还设置有隔离配合件,所述的防尘体的另一端与隔离配合件的一端连接,隔离配合件的另一端连接在内壳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挡圈、第一碟形垫圈、衬垫和第二碟形垫圈不仅可以将外部的污染物阻挡,减少磨损连接轴的磨损,同时又将中间连接轴限定在与球笼组件的连接位置处,提高了承载能力,另外通过垫片、防护罩以及塑料帽子可以内外进行防护,防止外部的杂质进入到球笼组件内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能保护球笼旋转的驱动轴总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图中,内球笼组件1;外球笼组件2;中间连接轴3;第一碟形垫圈4;挡圈5;衬垫6;第二碟形垫圈7;外壳体8;内螺纹口9;塑料帽子10;内壳体11;垫片12;防护罩13;防尘体14;隔离配合件15。
如图1所示,本能保护球笼旋转的驱动轴总成,包括内球笼组件1、外球笼组件2以及中间连接轴3,中间连接轴3连接在内球笼组件1和外球笼组件2之间,内球笼组件1与中间连接轴3的连接处之间的右侧设置有第一碟形垫圈4,在内球笼组件1与中间连接轴3的连接处之间的左侧设置有挡圈5,外球笼组件2与中间连接轴3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衬垫6和第二蝶形垫圈7,第二碟形垫圈7贴靠在衬垫6上,这里挡圈5和第一碟形垫圈4将中间连接轴3限定在与内球笼组件1内,且等速传动效果好,挡圈5和第一碟形垫圈4不仅可以将外部的污染物阻挡,减少中间连接轴3的磨损,衬垫6和第二碟形垫圈7也起到阻挡外部的污染物阻挡,减少中间连接轴3的磨损作用。
外球笼组件2外具有外壳体8,外壳体8的右端部具有内螺纹口9,内螺纹口9内设置有塑料帽子10,内球笼组件1外具有内壳体11,内壳体11的左端面上设置有垫片12,在垫片12的外侧上安装有防护罩13,通过垫片12、防护罩13以及塑料帽子10可以内外进行防护,防止外部的杂质进入到球笼组件内侧,内球笼组件1还包括有防尘体14,防尘体14与壳体之间还设置有隔离配合件15,防尘体14的另一端与隔离配合件15的一端连接,隔离配合件15的另一端连接在内壳体11上,这里通过设置隔离配合件15将防尘体14与内壳体11直接隔开,这样避免了在中间连接轴3转动时由于产生振动波造成防尘体14脱落而影响中间连接轴3的正常使用,这样能保持一定的工作稳定性,能够适应复杂的路面状态。
(1)总成零部件无碰伤、划伤;摆角转动和摆动灵活自如,不允许有卡滞现象;
(2);疲劳扭矩:±980N·m,18万次循环;
(3);总成静扭强度:≥3000N·m;
(4);最大允许摆角:两个BJ端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纬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纬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56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