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气发生炉输灰总管的防堵倒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5376.1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2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娟;聂云朝;杨帆;赵新;李兴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黄台煤气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66 | 分类号: | B65G53/66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刘尔才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 发生 炉输灰 总管 防堵倒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发生炉循环流化床输灰总管的倒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气发生炉输灰总管的防堵倒灰装置。
背景技术
煤气发生炉循环流化床产生的飞灰靠仓泵往外输送,输送过程中有时会造成管路堵塞,当管路堵塞时需要将仓泵停止检修,这样频繁启动停止会对设备造成损害,同时也浪费了人力和时间,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气发生炉输灰总管的防堵倒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煤气发生炉输灰总管的防堵倒灰装置,具有防堵塞和倒灰功能;如果煤气发生炉输灰总管堵塞,此时关闭气动球阀,打开气控阀和手动阀,靠来自氮气总管的压力将煤气发生炉输灰总管打通;若煤气发生炉输灰总管堵塞严重不能通过氮气总管的压力将其打通,则打开气动球阀,将仓泵中的灰经过倒灰总管重新送回灰斗。
一种煤气发生炉输灰总管的防堵倒灰装置,其中,包括分别与煤气发生炉输灰总管相连接的防堵塞机构和倒灰机构,所述防堵塞机构包括与所述煤气发生炉输灰总管相连接的氮气总管,在所述氮气总管上,自与所述煤气发生炉输灰总管连接处依次设置止回阀,气控阀和手动球阀;所述倒灰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煤气发生炉输灰总管相连通的倒灰总管,设置在所述倒灰总管上的气动球阀,以及设置所述倒灰总管另一端的灰斗。
所述氮气总管为L形状。
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氮气总管一端。
所述手动球阀设置在所述氮气总管的另一端。
所述气控阀连接在所述止回阀和手动球阀之间的氮气总管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当煤气发生炉输灰总管堵塞,此时关闭气动球阀,打开气控阀和手动球阀,靠来自氮气总管的压力将煤气发生炉输灰总管打通;若煤气发生炉输灰总管堵塞严重不能通过氮气总管的压力将其打通,则打开气动球阀,将仓泵中的灰经过倒灰总管重新送回灰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在遇到煤气发生炉输灰总管堵塞的情况下,不需要仓泵停止,避免了因频繁启动仓泵对设备造成损坏,为抢修堵塞的输灰总管赢得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煤气发生炉输灰总管;2、氮气总管;3、止回阀;4、气控阀;5、手动球阀;6、倒灰总管;7、气动球阀;8、灰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方案的技术特点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当然,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煤气发生炉输灰总管的防堵倒灰装置,其中,包括分别与煤气发生炉输灰总管1相连接的防堵塞机构和倒灰机构,防堵塞机构包括与煤气发生炉输灰总管1相连接的氮气总管2,在氮气总管2上,自与煤气发生炉输灰总管1连接处依次设置止回阀3,气控阀4和手动球阀5;倒灰机构包括一端与煤气发生炉输灰总管1相连通的倒灰总管6,设置在倒灰总管6上的气动球阀7,以及设置倒灰总管6另一端的灰斗8。
氮气总管2为L形状。
止回阀3设置在氮气总管2一端。
手动球阀5设置在氮气总管2的另一端。
气控阀4连接在止回阀3和手动球阀5之间的氮气总管2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当煤气发生炉输灰总管1堵塞,此时关闭气动球阀7,打开气控阀4和手动球阀5,靠来自氮气总管2的压力将煤气发生炉输灰总管1打通;若煤气发生炉输灰总管1堵塞严重不能通过氮气总管1的压力将其打通,则打开气动球阀7,将仓泵中的灰经过倒灰总管6重新送回灰斗8。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黄台煤气炉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黄台煤气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53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燃易爆物品安全易控加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粉压射流式叶轮给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