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验CPU底座弯针情况的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5077.8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7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付猛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杜鹃花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验 cpu 底座 情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CPU底座检测,具体地说是一种检验CPU底座弯针情况的治具。
背景技术
在服务器生产过程中,CPU(英文全称为CentralProcessingUnit,中文翻译为中 央处理器)底座封装时会出现CPU底座上的针脚弯折的情况,目前检测CPU底座上针脚弯折 程度主要靠目测,即CPU底座上针脚的弯针程度并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且针脚弯折程度对 主板所带来的影响的评判标准也不统一。
2010年9月29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1162254B的中国专利,提出一种CPU插槽测试 装置,用于测试一主板的CPU插槽,其包括一基板及一设于所述基板上的测试板,所述基板 包括若干与所述CPU插槽的引脚相匹配的插接脚位,所述基板可通过所述插接脚位电性连 接到所述CPU插槽上,所述测试板包括若干插孔及一电压控制部,所述插孔与所述插接脚 位中对应所述CPU插槽的关键信号引脚的插接脚位电性相连,所述电压控制部用于调整所 述CPU插槽测试装置的上电电压。该装置用以检测插槽中引脚的是否空焊或短路情况,小 幅度弯针的引脚可与插接脚位配合,即该装置对于引脚弯针程度检测不敏感,且检测装置 中缺乏显示装置,不能明显的找出故障引脚。
如何方便快速的检测出CPU底座上弯折的针脚,且针脚的弯针程度具有相对统一 的准则,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检验CPU底座弯针情况的治具,来解决如何依 据统一的标准快速检测出CPU底座上弯折的针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检验CPU底座弯针情况的治具,包括PCB板,PCB(英文全称为PrintedCircuit Board,中文翻译为印制线路板)板的底面设置有用于与CPU底座上的针脚连接的焊盘,PCB 板的顶s面上设置有LED灯组,LED灯组包括若干与CPU底座上的针脚相对应的LED灯,每个 LED灯均通过焊盘连接至蓄电池,LED灯组和蓄电池之间还设置有限流器,蓄电池和限流器 均设置在PCB板上。
所述PCB板为双层主板。
所述蓄电池为3.3V的纽扣电池。
所述限流器为电阻。
所述PCB板的尺寸为2.3cm×2.5cm。
所述LED灯组设置在PCB板的中部。
所述PCB板上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围绕在LED灯组的四周。
所述PCB板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位于LED灯组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检验CPU底座弯针情况的治具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 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PCB板的两面分别设置焊盘和LED灯,焊盘用于接触CPU底座上的 针脚,LED灯与焊盘连接并分别对应CPU底座上的针脚,可快速直观的显示出CPU底座上弯折 的针脚,而且通过该治具统一了针脚弯针程度的评判标准,避免了因弯针造成的生产事故, 确保了产品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PCB板上设置有限流器,保证了该治具中电元件及CPU底座的安全 性;
3、本实用新型的LED灯组的四周设置有外壳,可保护该治具,且LED灯组的中部设 置有把手,便于该治具在CPU底座相应位置的取放;
4、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体积小、使用方便、因而,具有很好 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检验CPU底座弯针情况的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中通过治具检验CPU底座弯针情况的原理结构图;
图中:1、PCB板,2、LED灯组,3、把手,4、外壳,5、蓄电池,6、限流器,7、LED灯,8、焊 盘,9、针脚,10、第一CPU底座,11、第二CPU底座,12、第二GPIO接口,13、信号线,14、第一GPIO 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50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