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键开关机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84802.X | 申请日: | 2016-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4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锋;范亚男;谢崇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薇 |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机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机控制电路,包括一种一键开关机电路。
背景技术
开关机是用来控制开启和关闭动作的机构。目前,市场上的开关机电路 普遍存在电路结构复杂、使用专用PMU成本高等缺陷。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 电路简单、成本低廉的一键开关机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结构简单的一键 开关机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键开关机电路,包括输入电源VIN、控制器、PMOS管Q1、三极管 Q2、轻触开关S1、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
PMOS管Q1源极与输入电源VIN相连,漏极与控制器的电源引脚相连, 栅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电阻R1两端分别连接PMOS管Q1的栅极与 源极;轻触开关S1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和二极管D2 的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与控制器的输入引脚相连,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 与PMOS管的栅极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控制器的输出引脚串联电阻R2 后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3两端分别接 三极管Q2的基极与发射极;所述控制器的GND脚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简单的PMOS管、NPN三极管、 二极管和电阻等简单的电子元器件即可实现一键开关机功能,具有电路简 单、成本低廉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 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一键开关机电路,包括输入电源VIN、控制器、PMOS 管Q1、三极管Q2、轻触开关S1、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1、电阻R2 和电阻R3;
PMOS管Q1源极与输入电源VIN相连,漏极与控制器的电源引脚相连, 栅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电阻R1两端分别连接PMOS管Q1的栅极与 源极;轻触开关S1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和二极管D2 的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与控制器的输入引脚相连,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 与PMOS管的栅极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控制器的输出引脚串联电阻R2 后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3两端分别接 三极管Q2的基极与发射极;所述控制器的GND脚接地。
所述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系统处于关机状态下时,按压轻触开关S1,PMOS管Q1栅极被接到地, PMOS管Q1导通,控制器上电后判断输入引脚的状态。如果输入引脚的状态 为低电平,则将输出引脚置为高电平,NPN型三极管Q2导通,PMOS管Q1被 锁定在导通状态,系统开机,并将系统状态在程序中标记为开机。如果输入 端口的状态不为低电平,则将输出引脚置为低电平,系统不开机。
系统处于开机状态下,按压轻触开关S1,控制器判断输入引脚的状态。 如果输入引脚的状态为低电平,则将输出引脚置为低电平,NPN型三极管Q2 截止。这样在断开轻触开关S1后,PMOS管截止,系统断电关机。如果输入 引脚的状态不为低电平,则维持输出引脚状态为高电平,系统不关机。
上述描述中所指控制器不单指单片机,它包括所有具有IO管脚输入电 平状态检测和IO管脚输出电平控制的可编程器件。上述描述中所指控制器 电源引脚不单指该可编程器件的电源输入引脚,也包括控制器子系统的电源 输入引脚,例如给控制器供电的稳压器的电源输入引脚。二极管D1和二极 管D2不限于两个分立的二极管器件,也包括封装二合一或多合一的二极管 器件。PMOS管和NPN型三极管不限于分立的PMOS管和NPN型三极管,也包 括将PMOS管和NPN型三极管封装在一起的电子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 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48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