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壳加工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3941.0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9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富学慧;姚春战;陈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时创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5/00 | 分类号: | B23B25/00;B23B23/00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06 | 代理人: | 杨全保 |
地址: | 064099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壳加工固定装置,属于耐火材料钢壳制品加工制作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耐火材料中下水口砖为提高其抗热震性,将其安装在钢壳内,以防止开裂。为此下水口钢壳的需求量相当大。
在钢壳生产过程中,车端面时,用到的工具会随钢壳一起旋转,操作不方便。而且操作者在取钢壳时,为节省时间,虽然已按下停车按钮,但车还未停稳时,手就会去拿顶壳钢管,存在安全隐患,很可能伤手或手臂,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壳加工固定装置,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壳加工固定装置,包含中心芯轴、轴承一、手持握把、顶盘和轴承二,中心芯轴一端设有顶盘,中心芯轴上设有轴承一和轴承二,轴承一和轴承二之间设有手持握把,所述手持握把的中间为中空圆柱体,套在轴承一和轴承二之间的中心芯轴上,手持握把的两端设有带轴承位的轴承座,轴承一和轴承二设在手持握把两端轴承座的轴承位上。
所述手持握把中间的中空圆柱体位于中心芯轴的中间位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在车制下水口钢壳时,将中心芯轴顶住钢壳尾部,中心芯轴随车床转动而转动,但手持握把在任何状态下都不会随车床或钢壳转动而转动。既保证了安全,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中心芯轴1、轴承一2、手持握把3、顶盘4、轴承二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一种钢壳加工固定装置,包含中心芯轴1、轴承一2、手持握把3、顶盘4和轴承二5,中心芯轴1一端设有顶盘4,中心芯轴1上设有轴承一2和轴承二5,轴承一2和轴承二5之间设有手持握把3,所述手持握把3的中间为中空圆柱体,套在轴承一2和轴承二5之间的中心芯轴1上,手持握把3的两端设有带轴承位的轴承座,轴承一2和轴承二5设在手持握把3两端轴承座的轴承位上。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握把3中间的中空圆柱体采用重量轻的一个空桶,套在中心芯轴1的中间位置。中心芯轴1一端配有顶盘4,一端设有顶尖眼。
在车制下水口钢壳时,首先将中心芯轴1顶住钢壳尾部,启动车床,中心芯轴1随车床转动而转动,手持握把3在任何状态下都不会随车床或钢壳转动而转动。当手去握手持握把3时很安全,不会绞手或手臂。
采用本实用新型,由原来每班车200个钢壳,提高到每班车500个钢壳,提高生产效率1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时创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唐山时创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39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置有三角形凸台的压板
- 下一篇:卧车尾座花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