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茶叶烘干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83439.X | 申请日: | 2016-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1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倪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昌明 |
| 主分类号: | F26B11/00 | 分类号: | F26B11/00;F26B25/12;F26B25/14;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36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茶叶 烘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卧式茶叶烘干机。
背景技术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茗,荈。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
现有的茶叶烘干机加热柜多为立式,装料容器静止放在加热柜内,每个装料容器上盛装的茶叶不易堆积过厚,不然会影响烘干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卧式茶叶烘干机,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将烘干机加热柜设计成卧式,在加热柜内设置旋转架,将若干个圆盘式装料容器相互堆叠放置在旋转架上,旋转架带动装料容器旋转,旋转的装料容器对盛装的茶叶进行翻动,使茶叶烘烤均匀,加速烘干过程,提高烘干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卧式茶叶烘干机,包括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上设有卧式加热柜和电机,所述的卧式加热柜内部通过支架和轴承安装有旋转架,所述的旋转架包括二侧的圆盘和设置在二个圆盘之间的若干个栏板,所述的旋转架通过齿轮组与电机连接,所述的旋转架内放置有若干个圆盘式装料容器,所述的若干个圆盘式装料容器相互堆叠形成一个卧倒的圆筒。
进一步,所述的栏板一端通过铰链与圆盘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栓与圆盘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卧式加热柜上设有翻转门和控制箱。
进一步,所述的翻转门一侧通过铰链固定在卧式加热柜上,另一侧通过卡栓与卧式加热柜连接,所述的翻转门上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卧式茶叶烘干机,将烘干机加热柜设计成卧式,在加热柜内设置旋转架,将若干个圆盘式装料容器相互堆叠放置在旋转架上,旋转架带动装料容器旋转,旋转的装料容器对盛装的茶叶进行翻动,使茶叶烘烤均匀,加速烘干过程,提高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圆盘式装料容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例,在为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所为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卧式茶叶烘干机,包括支撑架1,所述的支撑架1上设有卧式加热柜2和电机5,所述的卧式加热柜2内部通过支架3和轴承安装有旋转架4,所述的旋转架4包括二侧的圆盘41和设置在二个圆盘之间的若干个栏板42,所述的旋转架4通过齿轮组6与电机5连接,所述的旋转架4内放置有若干个圆盘式装料容器7,所述的若干个圆盘式装料容器7相互堆叠形成一个卧倒的圆筒;所述的栏板42一端通过铰链与圆盘41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栓与圆盘41连接;所述的卧式加热柜2上设有翻转门21和控制箱8;所述的翻转门21一侧通过铰链固定在卧式加热柜上,另一侧通过卡栓与卧式加热柜连接,所述的翻转门上设有把手2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昌明,未经倪昌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34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