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叠层压电驱动器调节的智能黏滞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3054.3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2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谭平;戴纳新;李洋;刘欢;龙耀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1/98 | 分类号: | 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马丽丽;江锦利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压电 驱动器 调节 智能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结构消能减震半主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大出力、可调倍数高和响应速度快的可变孔径的黏滞阻尼器,其采用基于叠成压电驱动器的压电阀调节黏滞阻尼力。
背景技术
黏滞流体消能阻尼器(ViscousFluidDamper,即VFD,简称黏滞阻尼器),是指通过黏滞液体在活塞孔和/或间隙中流动产生阻尼,耗散振动能量,黏滞流体力学的相关研究表明,这种阻尼力主要与活塞的运动速度相关,所以是一种速度相关型消能阻尼器。该类型阻尼器一般如图1所示,由缸筒(包括主缸1和副缸2)、活塞3、阻尼孔4、主导杆5和副导杆6等部分组成,缸筒内装满黏滞流体,为产生较大阻尼力,还利用缸筒的密封形成最大可达200MPa左右的油压(该油压的具体值由减震所需阻尼力的大小决定),此时活塞沿缸筒纵向做往复运动,而活塞上有适量小孔成为阻尼孔(和/或活塞与缸筒间的机械配合间隙),黏滞流体阻尼材料从活塞阻尼孔中高速通过,能够产生较大的黏滞阻尼力。土木工程结构用黏滞阻尼器的缸筒一般由大型的品牌机械厂设计制造(这与摩擦阻尼器由建筑施工企业设计和现场安装明显不同),缸筒材料往往可以采用高强度合金钢,具有很好的密封性和耐压能力,所以缸筒能承受很大的油压,能提供很大的阻尼(阻尼力比摩擦阻尼器大一个数量级),因而能有效地减少土木工程结构的振动,因为相对于机械工程领域的阻尼器,土木工程的特点是结构物的质量特别巨大,需要的阻尼也往往比机械领域大几个数量级。同样是由于机械加工厂高精度生产的原因,它还有产品性能稳定、阻尼力出力精度高(大大提高了结构地震响应的可控性,并且便于结构地震响应的计算)、耐久性和温度稳定也特别好等优点。
上述优点表明,在土木工程结构抗震和抗风控制中黏滞阻尼器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逐步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的消能减震控制。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意大利等发达经济体国家已率先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然后世界各国的中心城市,特别是地震高烈度的城市,也先后在其标志性建筑的减震控制中投入实际工程应用。近年来,我国的高烈度地区的中心城市(特别是北京和天津等特大型城市)也逐渐开始工程实际应用,其中美国泰勒公司(TaylorDevicesInc.)、上海材料研究所和柳州欧唯姆公司等的产品在国内应用相当广泛,特别是在大型桥梁的振动控制应用中已经比较普及,例如:北京奥运会盘古大观高层建筑、北京火车西客站抗震加固,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正在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等。
目前的黏滞阻尼器设计的黏滞阻尼力不可调节,导致其土木工程结构的减震效果非常有限,大大限制了黏滞阻尼器的应用范围。例如美国隔震领域的学者Kelly早就指出在隔震层安装黏滞阻尼器,将导致在小震和中震时放大隔震层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和层间位移,也就是说减小了隔震效果甚至将隔震效果降为零,再加上安装黏滞阻尼器费用昂贵的特点,导致其工程应用范围受到很大影响。
1998年美国的PattenW.等人在美国Okahoma的公路桥上安装了利用传统电磁阀来控制的可变小孔黏滞阻尼器,并进行了现场实测,实测结果表明,该半主动控制能大幅度减少车辆导致的桥梁结构振动,从而在原有基础上延长了公路桥的使用年限达40年。2000年,世界上第一栋智能混合隔震建筑在日本Keio大学建成,是该大学工程学院院楼,这个办公与试验大楼就是采用了可变小孔黏滞阻尼器与叠成橡胶隔震支座作为地震防护系统。
但是传统的电磁阀受到磁滞以及机械惯性的影响,响应速度很难满足土木工程在地震作用下减震控制的需求。再者,电磁马达的输出力也不够大,导致直接驱动阀芯困难,而不得不采用二级伺服阀,通过液压控制方式将小功率的电信号放大,其响应时间被液压系统进一步拉长,故以前的可变孔黏滞阻尼器的减震控制设计与分析均需要考虑时滞。哈工大李惠等人的试验证明,电磁阀可变孔阻尼器的应用频率在2Hz以下,时滞影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按照现代压电理论,压电陶瓷材料的电致变形量与施加在其上的电场强度成正比,利用这个被称为逆压电效应的原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利用叠层压电驱动器来调节阀门,由阀门调节阻尼孔的孔径大小以调节阻尼力的智能黏滞阻尼器,该智能黏滞阻尼器能够减少时滞影响并提高输出力,从而满足土木工程在地震作用下减震控制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30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