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检票人行通道中通行物体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2781.8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4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M11/00 | 分类号: | G06M11/00;G01V8/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杨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检票 通道 通行 物体 识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传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检票人行通道中通行物体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检票人行通道是一种对行人或者通行人员的出入进行有效控制的设备,实现高度智能、安全的行人通行控制。它一般安装于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等候车大厅的出入口,允许合法通行人员通过通道,为其提供快速身份验证和出入通行服务。
作为通道核心部件之一的红外光幕传感器,在通行人员通行过程中,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信息及时反馈给通道控制系统。通道控制系统根据反馈信息进行智能识别和决策,阻拦通行人员误闯、尾随、反向潜回等非法行为,保障携带行李或者儿童的通行人员和残障人士的正常通行。因此人行通道中的物体识别模块性能的优劣,不仅仅是衡量通道本身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涉及大众的公共安全。
通常,通道中红外光幕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和数量的差异、采用的识别策略和方法的差异,通行人员通行状态的差异,都会导致通道中物体识别结果的差异,最终影响通道整体工作性能和通行人员的出入通行。
一般通道物体识别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通道多物体通行状态下,物体识别正确率不高,出现误判的几率比较大;
2)对通道物体分析判断时,仅利用该物体在通道特殊位置的瞬间状态,而不是其在通道整个通行过程中的统计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识别正确率高和通行安全性好的自动检票人行通道中通行物体识别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检票人行通道中通行物体识别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通道;闸门,设置在通道的中部;刷票机,设置在通道的入口处;以及多对红外线传感器,分别安装于通道的两侧,其中,通道,具有:通道检测区,位于在通道的入口;通道监视区,位于闸门前;通道安全区,位于闸门后;以及通道反向监视区,位于通道安全区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检票人行通道中通行物体识别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红外线传感器,具有:红外线发射器,安装在通道的一侧;以及红外线接收器,安装在通道的另一侧,与红外线发射器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检票人行通道中通行物体识别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通道检测区、通道监视区和通道安全区均安装有6至10对红外传感器,6至10对红外传感器分别横向排列在通道的上部和下部,相邻的红外传感器之间的间距为10±3cm,位于闸门两侧的红外传感器之间的间距为17±3cm,下部的红外传感器离地面22±3cm,上部和下两部的红外传感器之间的间距为64±3c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检票人行通道中通行物体识别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通道反向监视区安装有3至5对红外传感器,3至5对红外传感器纵向设置,相邻的红外传感器之间的间距为10±3cm。
实用新型作用和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自动检票人行通道中通行物体识别装置,通道在单物体或多物体通行状态下,利用各个物体投射于红外光幕上特征模型差异,在整个通行过程中进行动态捕捉分析,最后利用统计方式精确分析出通行物体的属性类别;依据此装置,可以分析出通道通行的人数,与检票系统的有效票数进行对比后,可以检测出有效持票通行行为、尾随通行行为、误闯通行行为、反向通行行为和多人连续通行等多种通行状态,极大地提高通道行人识别正确率和通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一中的自动检票人行通道中通行物体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自动检票人行通道中通行物体识别装置作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一中的自动检票人行通道中通行物体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自动检票人行通道中通行物体识别装置具有:通道1、闸门2、刷票机3和红外线传感器4。
通道1安装于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等候车大厅的出入口。通道1具有:通道检测区1-1、通道监视区1-2、通道安全区1-3和通道反向监视区1-4。
通道检测区1-1位于在通道1的入口。通道监视区1-2位于闸门2前。通道安全区1-3位于闸门2后。通道反向监视区1-4位于通道安全区1-4后。物体从通道检测区1-1进入,依次经过通道监视区1-2、通道安全区1-3和通道反向监视区1-4,最后从通道1的出口出去。
闸门2设置在通道的中部,在每次物体经过后关闭,防止通行人员误闯、尾随、反向潜回等非法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27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产品订做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抗干扰的RFID电子车牌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