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套式陶瓷密封的内啮合转子泵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1845.2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0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高淑敏;李兴;宋晨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国志 |
主分类号: | F04C13/00 | 分类号: | F04C13/00;F04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套式 陶瓷 密封 啮合 转子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转子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套式陶瓷密封的内啮合转子泵。
背景技术
转子泵是化工行业中常用的一种化学介质输送设备,转子泵输送的介质通常比较特殊, 如具有腐蚀性、含有悬浮颗粒物等。目前,转子泵领域中往往采用填料密封的方式对轴承体 和驱动轴之间进行密封,但由于这种密封结构中,驱动轴和填料均很容易在颗粒物的研磨下 受损,所以同行业一般在驱动轴的密封段喷涂陶瓷以增加驱动轴的耐磨度,减轻磨损,但这 种做法的缺点是:一旦驱动轴或密封填料磨损严重,则需要重新更换驱动轴或填料,此时该 泵需要大解体,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维修的人工成本和配件成本均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套式陶瓷密封的内啮合转子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 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套式 陶瓷密封的内啮合转子泵,包括托架、保温泵体、端盖、轴承体、驱动轴、外转子、销轴和 内转子,通过螺栓连接的托架、保温泵体和端盖组成外壳体,轴承体设置在保温泵体和托架 之间,所述的驱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外壳体内,所述的轴承共有两处,一处设置在轴承体上, 为圆柱滚子轴承,起主要支撑作用,另一处设置在托架端部的轴承座上,为滑动轴承,起辅 助支撑作用,所述的圆柱滚子轴承和滑动轴承分别由前轴承压盖和后轴承压盖压紧固定,所 述的外转子安装在驱动轴的端部且位于保温泵体内,所述的销轴安装在端盖上,所述的内转 子安装在销轴上且位于外转子的内侧,所述的驱动轴和轴承体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的 密封装置由固定在轴承体上的填料函、填料函内的密封填料和填料压盖组成,填料压盖挤压 密封填料使其分别与填料函的内壁和驱动轴的外壁贴合,实现密封,与密封填料相对应的一 段驱动轴的外侧设置有活套,所述的活套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拆卸工具的豁口。
所述的活套通过左旋螺纹连接在驱动轴上。所述的活套主要由不锈钢基体和烧结在不锈 钢基体外侧的碳化硅陶瓷层组成。所述的不锈钢基体经过调质处理。所述的碳化硅陶瓷层的 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驱动轴的密封段设置了活套,活套表面设置有喷涂烧结的陶瓷层,活套 磨损时只需更换活套即可;维修时,转子泵不需大解体,拆卸时只需把轴承座拆掉,然后用 专用工具顺时针旋转即可将活套拆下,实现更换,即缩短维修时间又降低成本。
2、活套与驱动轴之间通过左旋螺纹(常见的螺纹均为右旋螺纹)连接,驱动轴在顺时针 旋转过程中活套便可自然锁紧(常用的转子泵的驱动轴均为顺时针旋转),不用另外设计锁 紧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活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托架,2-保温泵体,3-外转子,4-端盖,5-内转子,6-销轴,7-驱动轴,8-前 轴承压盖,9-轴承体,10-圆柱滚子轴承,11-填料函,12-密封填料,13-填料压盖,14-滑动 轴承,15-轴承座,16-后轴承压盖,17-活套,18-碳化硅陶瓷层,19-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包括托架1、保温泵体2、端盖4、轴承体9、驱动轴7、外转子3、销轴6和内 转子5,通过螺栓连接的托架1、保温泵体2和端盖4组成外壳体,轴承体9设置在保温泵体 2和托架1之间,所述的驱动轴7通过轴承安装在外壳体内,所述的轴承共有两处,一处设 置在轴承体9上,为圆柱滚子轴承10,起主要支撑作用,另一处设置在托架1端部的轴承座 15上,为滑动轴承14,起辅助支撑作用,所述的圆柱滚子轴承10和滑动轴承14分别由前轴 承压盖8和后轴承压盖16压紧固定,所述的外转子3安装在驱动轴7的端部且位于保温泵体 2内,所述的销轴6安装在端盖4上,所述的内转子5安装在销轴6上且位于外转子3的内 侧,所述的驱动轴7和轴承体9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的密封装置由固定在轴承体9上 的填料函11、填料函11内的密封填料12和填料压盖13组成,填料压盖13挤压密封填料12 使其分别与填料函11的内壁和驱动轴7的外壁贴合,实现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国志,未经孙国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18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