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收缩式书立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1819.X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8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崔浩猛;黄进;衣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B65/00 | 分类号: | A47B6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夏恒霞 |
地址: | 2100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收缩 式书立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书立架,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收缩式书立架;属于办公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书立架在现代办公中极为常见,不论是在公务人员的办公桌上,或是学生的书桌上,都随处可见。
目前常见的书立架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书立架是由两块书挡组成,从两侧一起向中间挤压形成的。这种书立架结构简单,但在进行放书和取书时,容易造成书籍倾斜,特别是在一次性取出多本书时,剩余书籍一旦倾斜,书立架经常会倒塌,对书籍,书立架造成损坏,使桌面混乱不堪。
第二种书立架是分格式书立架,这种书立架较为稳固,在取书和放书时,不易倾倒,但是,由于提前分格,每格的大小固定,很难将书籍分类放置在一起,而且,由于大小固定,所能放下的书的数量也相对固定,如果换成大书立架,又很占空间,这对使用者而言,是极不方便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书籍厚度自动收缩的书立架,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收缩式书立架,包括:相向设置的第一书挡和第二书挡,所述第一书挡包括彼此垂直的第一本体和第一底座,所述第二书挡包括彼此垂直的第二本体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本体内形成有第一容置槽,槽底与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能够从第一容置槽的槽口伸出并与第二书挡连接;所述第二本体内形成有第二容置槽,槽底与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能够从第二容置槽的槽口伸出并与第一书挡连接。这样一来,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共同作用可以实现自动收缩第一书挡与第二书挡之间的距离,设计巧妙且人性化。
优选地,前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第一弹性件的原长不超过第一容置槽的长度,第二弹性件的原长不超过第二容置槽的长度,这样方便将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收纳。
更优选地,前述第一容置槽为弧形,弧度方向朝向第一本体的外板;所述第二容置槽也为弧形,弧度方向朝向第二本体的外板,弧度设计能够最好地保护弹簧,而且使得收缩得以顺利进行。
具体地,前述第二本体的侧板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弹性件连接的第二安装扣,所述第一弹性件端部设置有第一安装环;所述第一本体的侧板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弹性件连接的第一安装扣,所述第二弹性件端部设置有第二安装环,因而,可根据实际需要决定是否使用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再优选地,前述第一本体与第一底座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本体与第二底座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前述第一底座朝向第二书挡的方向形成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底座朝向第一书挡的方向形成有第二压板,这样一来,使用过程中,书籍会压住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防止第一书挡和第二书挡发生倾倒。
优选地,前述第一压板为“凹”字形,所述第二压板能够容纳于第一压板的凹槽内,该设计能够保证在书籍较少时也能正常使用书立架,避免书立架底部不平。
更进一步地,前述第一底座朝向远离第一本体外板方向延伸形成第一防倾倒板;所述第二底座朝向远离第二本体外板方向延伸形成第二防倾倒板,进一步保证了书立架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书立架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可通过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实现自动伸缩调节第一书挡和第二书挡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使用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大大提高了使用便利性和灵活性;此外,该书立架的稳固性极好,确保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倾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收缩式书立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第一书挡,2、第二书挡,3、第一弹性件,4、第二弹性件,5、第二安装扣,6、第一安装环,7、第一压板,8、第二压板,9、第一防倾倒板,10、第二防倾倒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收缩式书立架包括:相向设置的第一书挡1和第二书挡2,其中,第一书挡1包括彼此垂直的一体成型的第一本体和第一底座,第二书挡2包括彼此垂直的一体成型的第二本体和第二底座。在第一本体内形成有第一容置槽,槽底与第一弹性件3的一端连接,第一弹性件3的另一端能够从第一容置槽的槽口伸出并与第二书挡2连接;第二本体内形成有第二容置槽,槽底与第二弹性件4的一端连接,第二弹性件4的另一端能够从第二容置槽的槽口伸出并与第一书挡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18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