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氨氮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1738.X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2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杨锁利;顾广发;孙俊;王少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澄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东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氨氮 废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含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含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化肥生产、制药、食品等行业。大量氨氮废水如果不经处理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黑、臭,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因此,氨氮作为污水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需要对其含量进行限制。
目前针对含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生物法、化学氧化法、吹脱法等。
(1)生物法:以硝化-反硝化工艺脱氮为主。利用硝化菌将氨氮转化为NO31-,硝化产生NO31-反硝化系统,利用反硝化菌转化为N2排入大气。该工艺占地面积大,对C/N比、进水稳定性要求高,适用于氨氮含量较低、进水稳定的废水处理,而对于高氨氮废水、水质、水量波动大的废水处理效果差。
(2)化学氧化法:利用化学试剂的强氧化星将氨氮直接氧化成氮气进行脱除氨氮。常见的方法为折点加氯,以及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脱氮剂。化学氧化法存在处理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3)吹脱法:在碱性条件下,利用氨氮的气相浓度和液相浓度之间的气液平衡关系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同样存在处理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含氨氮废水处理系统,以期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脱氮效果好、运营成本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内容:
一种含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过滤单元、pH调节单元、加热单元、脱氮膜单元和酸吸收液单元;其中,
所述过滤单元的入口通入含氨氮废水,用来对含氨氮废水进行过滤;
所述pH调节单元的入口与过滤单元的出口相连,用来调节过滤后的含氨氮废水的pH值;
所述加热单元的入口与pH调节单元的出口相连,用来对调节了pH值的含氨氮废水加热;
所述脱氮膜单元的入口与加热单元的出口相连,用来对加热后的含氨氮废水进行脱氮;
所述酸吸收液单元的出酸口和入酸口均与脱氮膜单元相连,用来对脱氮膜单元循环供酸吸收液。
本系统的各个单元经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氨回收单元;所述氨回收单元的入口与酸吸收液单元的出口相连,用来将经若干次循环后的酸吸收液单元的酸吸收液中的铵盐回收。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单元为保安过滤器。优选地,所述过滤单元的滤芯的过滤规格为0.5-10μm。先使用过滤单元处理废水,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避免悬浮物污染脱氮膜单元。
利用pH调节单元将含氨氮废水的pH值调节至9-12。
进一步地,所述pH调节单元内设有搅拌机和pH值在线监测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pH调节单元还与碱液加料单元相连;所述碱液加料单元包括储碱罐和加料泵,加料泵与pH调节单元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单元为换热器。利用余热或蒸汽来将废水的温度调节至40-70℃。
进一步地,所述脱氮膜单元为中空脱气膜。水分子无法通过中空脱气膜进行交换,而气态可以透过膜。废水通路为膜外侧,酸吸收液通路为膜内侧。废水流向与酸吸收液的流向相反来提高吸收效果。为保证脱氮膜的疏水脱气性能,保持膜外侧压力大于膜内侧压力,压差≤0.1MP。利用脱氮膜的选择透过性特点,系统提供了一个封闭的运行环境,不会将其它污染物带入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脱氮膜单元为多级脱氮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酸吸收液单元为酸液储罐。酸吸收液的pH值不大于3,循环利用。在脱氮过程中间断性地加入酸吸收液。待酸吸收液中,铵盐浓度为5%-10%时,对酸吸收液进行排放置换。所述酸吸收液可以是硫酸。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的原理如下:
氨氮在水中存在着以下离解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澄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澄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17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生活污水集成处理机
- 下一篇:循环水自动加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