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色谱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1275.7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6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尚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广良 |
主分类号: | B01D15/14 | 分类号: | B01D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富邦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蔡志勇;邵长松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色谱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色谱分离装置及其 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生物制药工艺流程中,上游工艺中生物样品的培养采用了灌流培养方式, 能不间断的输出产物,而目前下游的分离工艺中仍然采用离线式色谱分离,采 用层析系统进行单次进样分离,每次上样受到层析柱载量的限制,层析柱中的 填料利用率不高。为了提供上样量,只能采用大的层析柱,填料的使用量大, 生产设备投入费用高,并且由于填料的上样次数有限制,在固定次数后就需要 废弃,造成填料的利用率不高,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色谱分离装置和方法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连续色谱分离装置及其方法,应用在制药、化工等行业,能实现对灌流培 养的蛋白质样品进行连续进样,并持续输出目标产物。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连续色谱分离装置,包括样品输液泵、系统输液泵、层析柱、 流路选择阀和检测器;样品输液泵的数目为一个,系统输液泵的数目为一个或 两个,层析柱的数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检测器的数目为两个;样品输液泵首 先连接一个样品流路选择阀,然后样品流路选择阀并联与层析柱数目相等的流 路选择阀,与层析柱数目相等的流路选择阀再分别连接一个层析柱,层析柱末 端分别连接一个流路选择阀,与层析柱前端连接的流路选择阀分别与未与层析 柱末端连接的其他流路选择阀连接,层析柱末端连接的流路选择阀分别同时连 接两个流路选择阀,然后这两个流路选择阀分别连接一个检测器,系统输液泵 首先连接一个系统流路选择阀,然后系统流路选择阀并联层析柱前端连接的流 路选择阀。
所述的样品输液泵是柱塞泵或隔膜泵,柱塞泵用于实验室工艺优化或工艺 放大阶段,隔膜泵用于规模生产阶段。
所述的流路选择阀可以是旋转选择阀或多通阀组,流路选择阀是4位置5 口阀、6位置7口阀、8位置9口阀或10位置11口阀,实现其中一个共同口只 能与其他一个口相通;旋转选择阀由电机驱动阀中的转子旋转,确保中间共同 口只能与其他的一个口相通,达到流路选择的作用。多通阀组由多个由电磁或 气动驱动的两通隔膜阀组成,实现任何一个共同连接端口与其他连接端口相通。 达到流路选择的作用。旋转电磁阀常用于实验室工艺优化或工艺放大阶段,多 通阀组常用于工艺放大或规模生产阶段。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系统输液泵的数目为一个,层析柱的数目为三个, 流路选择阀的数目为十个,所述的流路选择阀是6位置7口阀或7口阀组。样 品输液泵连接样品流路选择阀,样品流路选择阀分别并联一号流路选择阀、二 号流路选择阀和三号流路选择阀,一号流路选择阀、二号流路选择阀和三号流 路选择阀分别连接一号层析柱、二号层析柱和三号层析柱,一号层析柱、二号 层析柱和三号层析柱分别连接四号流路选择阀、五号流路选择阀和六号流路选 择阀,一号流路选择阀同时连接五号流路选择阀和六号流路选择阀,二号流路 选择阀同时连接四号流路选择阀和六号流路选择阀,三号流路选择阀同时连接 四号流路选择阀和五号流路选择阀,四号流路选择阀、五号流路选择阀和六号 流路选择阀分别同时连接七号流路选择阀和八号流路选择阀,七号流路选择阀 连接样品检测器,八号流路选择阀连接系统检测器,系统输液泵连接系统流路 选择阀,系统流路选择阀分别并联一号流路选择阀、二号流路选择阀和三号流 路选择阀。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二:系统输液泵的数目为一个,层析柱的数目为四个, 流路选择阀的数目为十二个,所述的流路选择阀是6位置7口阀或7口阀组, 本方案更优于技术方案一。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进行连续色谱分离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a)样品输液泵通过流路选择阀接通全部层析柱和样品检测器,对层析柱上样 检测;
(b)系统输液泵通过流路选择阀接通其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层析柱和系统检 测器,对首先接通的层析柱进行冲洗;同时样品输液泵通过流路选择阀接通剩 下的层析柱和检测器,进行上样检测;
(c)系统输液泵通过流路选择阀接通步骤(b)进行冲洗的层析柱和另一个检 测器,进行洗脱、再生以及再平衡;同时样品输液泵通过流路选择阀接通剩下 的层析柱和检测器,进行上样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广良,未经李广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12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