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碳酸氢钠集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0882.1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8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艳;杨国华;吕文豪;冷健;王新民;王永波;夏金松;李雄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源动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48 | 分类号: | B65G53/48;B65G53/34;B01D53/83;B01D53/60;B01D53/64;B02C2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碳酸氢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碳酸氢钠集输装置,完成脱硫、脱硝过程,能有效去除 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其它酸性气体,使得净化后的烟气达标排放。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由于国内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节能减排技术日益受到国家重视,并取 得了蓬勃发展。NaHCO3吸收技术是一种效率较高的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该技术能一步完 成脱硫、脱硝过程,属一体化脱硫脱硝烟气净化工艺。该工艺对控制排放的污染物具有很高 的去除率SO2(>99.5%),SO3(>99.5%),NOx(>98%),Mercury汞(>98%),同时去除H2SO4、 HCl和HF等酸性气体。早在70年代,该技术就被发现并被认为是最好的空气污染物控制技 术,但是过于高昂的运行费用使得旧式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治理技 术的不断发展,该工艺技术解决了NaHCO3的循环利用问题,成为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工艺 系统,但同时该工艺技术需要解决一些技术瓶颈,从而使该技术的性能及经济性达到最优。
作为该工艺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NaHCO3的制粉、集输及喷射技术对于烟气中的 污染物的去处效率有着决定性影响。NaHCO3具有易潮解、受热易分解等特性,碳酸氢钠粉末 的细度对于提高与烟气污染物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污染物脱除效率有很大影响,如何能 解决制粉过程中碳酸氢钠粉末的粉末细度与热分解的矛盾是制约该技术的瓶颈;同时,对 于制成的碳酸氢钠粉末,如何保证其远距离的输送,避免输送过程中发生的堵塞及潮解等 问题,成为该技术的另外一个问题;与此同时,碳酸氢钠颗粒与烟气的均匀混合及需要的接 触反应时间成为污染物脱除效率的保证。
近年来,受NaHCO3吸收技术高昂运营成本的限制,国内几乎没有相应的工业应用, 有关NaHCO3喷射、掺混技术的研究报道较少,没有成熟的工业产品可以采购,必须进行相关 设备研制,实现技术闭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烟气流量大,而粉体喷射量相对较小。要满足大空 间内稀薄粉体的均匀分布,技术难度较大,设计并研制了一种改进型碳酸氢钠集输装置,将 NaHCO3粉末与烟气均匀混合,增加烟气与粉体的掺混效果,来脱除烟气中的污染物,实现节 能减排的目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进型碳酸氢钠集输装置,包括:
一粉体输送装置,所述粉体输送装置包括对粗粉颗粒分离的粗粉旋风分离器,所 述粗粉旋风分离器通过管路连接粗粉气力螺旋输送机,所述粗粉气力螺旋输送机通过振动 给料机与超细磨粉机连接,所述超细磨粉机将粗颗粒磨成超细粉;
还包括与超细磨粉机的输出端连接的细粉旋风分离器,磨成的达标的超细粉进入 细粉螺旋输送机;所述细粉螺旋输送机将分离出的超细颗粒输送至与其通过管路相连的储 仓;
一与所述储仓连接的粉体计量装置,所述粉体计量装置对粉体流量进行精确计 量,计量后的粉体进入粉体喷射装置;
所述粉体计量装置包括位于上部调速喂料螺旋部件和位于下部的恒速计量螺旋 部件;
所述调速喂料螺旋部件包括一喂料螺旋器,以及嵌套设置于喂料螺旋器内的喂料 螺旋驱动装置,所述喂料螺旋器一侧还连接有进料口;所述恒速计量螺旋部件包括一计量 螺旋器,以及一嵌套设置于计量螺旋器内的计量螺旋驱动装置,所述计量螺旋器一侧设置 有出料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中,所述调速喂料螺旋部件还包括环绕设置于喂料 螺旋器内的计量铰刀,所述计量铰刀上安装有荷重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储仓的仓底设有依次连接的气化装置和 加热器,通过气化装置向仓体内输送加热空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粗粉旋风分离器的上端连接布袋除尘 器,所述布袋除尘器的输出管路上设置有引风机,由引风机提供动能,将气体和超细颗粒排 至大气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扩压扰流管式的气固喷射器,烟气经扩压扰流管导流后分为两部分,一部 分经过扩压扰流管实现气流的收缩加速;另一部分流经扩压扰流管内实现气流的扩压减 速。两股烟气具有较大的流速差,在扩压扰流管下游形成有效掺混。
2、粉体分别喷射在扩压扰流管内外侧,随着主流烟气的对流掺混实现粉体的均匀 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源动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天源动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08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集装箱内衬袋装卸设备
- 下一篇:多箱移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