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长凳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0802.2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1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任通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4/04 | 分类号: | A47C4/04;A47C7/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江程鹏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长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折叠长凳。
背景技术
目前,在学校、农村以及部分城市家庭,广泛使用四脚支撑 的长凳,这种长凳具有结构稳定,耐用性高的特点,但是存在占 据了大量的空间的缺点,不方便搬运。尤其在户型较小的青年公 寓中,长凳占据的空间使得房间的使用面积显得更加狭小。针对 这个问题,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可折叠长凳的想法。 如中国专利折叠长凳【申请号:200420027980.6】公开了以下技 术方案:一种折叠长凳,包括凳板,其特征是凳板的二边分别连 接有支撑杆,在支撑杆的二端不与连接凳板相接触的一面设有连 接插孔或插耳,上横杆的二端分别插入支撑杆上相对的插孔或插 耳中,凳脚与上横杆相连,下横杆分别与凳脚相连,短连杆的一 端与下横杆相铰接,另一端与长连杆相铰接,长连杆的一端与连 接板相铰接,连接板与凳板的地面固定连接,长连杆上套装有能 沿其滑动的固定环。上述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虽然解决了传统长 凳不能折叠的问题,但是其结构复杂,并且折叠难度较大,使用 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折叠 长凳,该折叠长凳容易折叠。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折叠长凳,包括凳 板、凳脚组件和可折叠支撑组件,所述凳脚组件有两组,两组凳 脚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凳板两端的底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凳 脚组件和凳板底面之间至少连接有一组可折叠支撑组件,所述可 折叠支撑组件包括能相互折叠或展开的支杆一和支杆二,所述支 杆一的上端铰接在凳板底面上,所述支杆一的下端与支杆二的上 端铰接,所述支杆二的下端与凳脚组件相铰接。
本折叠长凳在折叠时,只要通过将凳脚组件向凳板底面扳动 时能够带动可折叠组件的支杆二向支杆一折叠,使得凳脚组件能 够完全贴合到凳板底面上,折叠方便;在展开时,只要通过将凳 脚组件由凳板底面向外扳动时能够使可折叠组件中的支杆二与支 杆一完全展开,作为凳脚组件的支撑,使凳脚组件相对于凳板不 再发生转动,起到固定的作用,使本折叠长凳在展开时更加稳定。
在上述的一种折叠长凳中,所述凳脚组件包括两个均与所述 凳板底面相铰接的凳脚,两个凳脚之间通过横杆一相固连,所述 支杆二的下端铰接在横杆一或凳脚上。横杆一能够带动两个凳脚 进行联动,折叠或展开时的稳定性更好。
在上述的一种折叠长凳中,所述可折叠支撑组件有多组,相 邻两组可折叠支撑组件之间通过横杆二相连接,所述横杆二两端 各连接在两个支杆一上或各连接在两个支杆二上。相邻两组可折 叠支撑组件在横杆二的连接下能够实现联动,同时能够更好的保 证本折叠长凳在折叠和展开的使用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折叠长凳中,所述支杆一和支杆二均为截面呈 U形的槽型管,所述支杆一的下端伸入支杆二的上端的槽内,所 述支杆一下端的槽壁和支杆二上端的槽壁通过一转轴相铰接。支 杆一和支杆二相插接使得两者能展开呈直线状态且只能朝向一侧 单向折叠,即在展开状态下,可折叠支撑组件、凳脚组件和桌板 能够形成一个三角支撑结构,提高本折叠长凳在展开状态的稳定 性。
在上述的一种折叠长凳中,所述可折叠支撑组件还包括一弹 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支杆一的槽底,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 支杆二的槽底。通过设置弹簧,能够使支杆二在向支杆一折叠时 产生一个回复力,方便支杆二的展开,同时提高支杆二和支杆一 在展开状态下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折叠长凳中,所述转轴位于弹簧的外侧。当支 杆一和支杆二相折叠时,弹簧绕设在转轴上,避免脱出,同时还 能够使得支杆一和支杆二展开时,弹簧更易展开。
在上述的一种折叠长凳中,所述支杆一相对支杆二的折叠角 度为0°~180°。支杆二能够相对支杆一完全折叠或者展开,当 完全折叠时,支杆一能够与支杆二重叠,减少折叠后的体积,当 完全展开时,支杆二与支杆一处于同一直线上,支杆一与支杆二 受力后不易发生折叠,使得支杆一与支杆二的支撑性能更加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可折叠支撑组件,能够在将凳脚折叠时起到牵引 回复的作用,并且在凳脚打开时起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
2、采用截面为U型的槽型管作为支杆一和支杆二,在保证支 撑强度的同时减少质量,有利于折叠和展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08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