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逐层夯筑夯土墙模型试验的建筑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0042.5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4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新;张延辉;李军伟;陶昕益;宁璐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城建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11/06 | 分类号: | E04G11/06;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逐层夯筑 夯土 模型 试验 建筑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夯土墙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逐层夯筑夯土墙模型 试验的建筑模板。
背景技术
夯土民居因其经济性和便利性等特性,在广大农村被广泛推广,但其抗震性能存 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随着国家的重视,各大课题研究小组开始对夯土墙体的抗震 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针对夯土墙体的模型试验研究。
夯土墙模型试验研究是针对现存夯土建筑物墙体的实际尺寸按照一定的比例缩 尺建筑的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夯土墙体在实际工况下的性能。而在实验室条件下, 一直缺乏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快速拆装的同时又能保证墙体垂直度质量的,适用于多层逐 层夯筑的建筑模板,本实验新型就是针对上述缺陷而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逐层夯筑夯土墙模 型试验的建筑模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乏,提供一种可用于逐层夯筑夯土墙体 模型试验的建筑模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逐层夯筑夯土墙模型试验的建筑模板,包括承载构件(1)、固定构件 (2)和墙体模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构件(1)为“工”字型,其上设置预留孔洞(4),所 述固定构件(2)包括横杆(5)、立杆(6)、对拉螺栓(7)及细杆(8),所述墙体模板(3)包括侧面 板(9)和端面板(10),所述承载构件(1)和墙体模板(3)通过固定构件(2)连接紧固成一个整 体。
优选的,所述承载构件(1)的墙下宽度等于墙宽和两侧面板(9)厚度的总和。
优选的,所述横杆(5)、所述立杆(6)和所述侧面板(9)上均设置有通孔(11)。
优选的,所述横杆(5)的数量为2根,长度小于墙长,平行放置于承载构件(1)的两 侧,用对拉螺栓(7)连接紧固。
优选的,所述立杆(6)的数量为4根,高度大于墙高,垂直放置于横杆(5)与承载构 件(1)之间,用对拉螺栓(7)连接紧固成一个整体。
优选的,所述细杆(8)垂直放置于端面板(10)和对拉螺栓(7)之间,通过对拉螺栓 (7)和侧面板(9)紧固。
优选的,所述侧面板(9)的顶层和底层板块上设置有圆孔(12),夯筑墙体时在圆孔 (12)处预埋钢筋,以实现试验获取墙体剪切位移的目标。
优选的,所述端面板(10)的长度与墙体宽度相同,垂直放置于侧面板(9)内侧,形 成一个封闭的腔体空间,分层安装,逐层夯筑墙体。
本实用新型夯土墙建筑模板的工作原理如下:模型试验夯筑夯土墙前须支模,本 模板适用于分层支模逐层夯筑。试验前,首先预制“工”字型承载构件,以作夯土墙的基础底 梁,墙下底梁宽度等于墙宽和两侧面板宽度的总和。其次,在沿墙长方向每侧均匀布置两个 立杆,垂直于立杆布置一道横杆,紧贴立杆外侧,承载构件两侧横杆通过预留孔洞与承载构 件用对拉螺栓连接紧固,而立杆通过横杆与承载构件紧固,墙体侧面板通过立杆紧固,立杆 端部用对拉螺栓紧固,保证夯筑过程中的立杆垂直度,进而控制墙体模板的侧面垂直度,防 止模板发生涨模、滑移。墙体模板端面板长度与墙体宽度相同,垂直放置在侧面板内侧,通 过侧面板上两端通孔用对拉螺栓连接紧固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可供填土夯筑夯土墙体的 腔体空间,分层安装,逐层夯筑。安装第一层墙体模板时将细杆安装固定于对拉螺栓内侧端 面板外侧,以防止夯筑过程中端面板发生错位、滑移,从而保证其垂直度。形成腔体的墙体 模板最终置于立杆内侧,以此层层加设墙体模板,夯筑墙体,直到所需墙高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逐层夯筑夯土墙模型试验的建筑模板,摒弃了其它 模板采用脚手架支模的繁琐程序,仅用简单的固定构件即能实现支模意图,简单快捷,成本 低廉,能够在保证墙体垂直度的同时,灵活、快速的安装拆卸模板,不需要找专业的支模工 人,仅仅普通工人即可,节约了人力成本。
(2)本实用新型所用对拉螺栓全部连接固定在墙体外部,夯筑成型的墙体表面较 为平整光滑,没有采用其它模板施工所留的墙体孔洞,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墙体的夯筑质 量。
(3)本实用新型支模时层次感较强,环环相扣,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墙体的夯筑质 量,防止墙体发生鼓肚、错层、倾斜等不利现象,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墙体模板侧面板上设置圆孔,可以实现在实验室条件下测 量墙体受力后的剪切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城建大学,未经天津城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00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