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携带引流袋的固定绑带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9724.4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2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星;周奏凯;葛亚明;胡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陈星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周玉红 |
地址: | 541002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携带 引流 固定 绑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携带引流袋的固 定绑带。
背景技术
手术后一些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仍需要携带引流袋,在不利用携带工具的 情况下,患者需要时时提着引流袋十分不方便,且影响美观,而目前的一些 携带工具穿脱困难,成本高,且不能很好的帮助患者携带引流袋,不便于他 们行走、自由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携带引流袋的固定绑 带,设有腰部绑带和腿部绑带可方便于不同手术后的患者使用,将引流袋放 置在口袋里,携带方便,不影响正常生活。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携带引流袋的 固定绑带,包括腰部绑带和腿部绑带,所述腰部绑带为可调节长短的带体, 其绑在对应人体腰部的位置,所述腿部绑带为可调节长短的带体,其绑在对 应人体腿部的位置;还包括用于放置引流袋的口袋,所述口袋的开口边缘处 设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可以将该口袋可拆卸的悬挂在腰部绑带或腿部绑带 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腰部绑带和腿部绑带可方便于不同手术 后需要临时或长期留置引流管的患者随身使用,且腰部绑带和腿部绑带具有 调节长短的作用,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将引流袋放置在口袋里,携带方便, 不影响美观,便于患者正常生活,操作简单,实用性好且成本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还包括约束绑带,所述约束绑带从腰部绑带横跨至腿部绑带上, 将腰部绑带和腿部绑带连为一体。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引流袋悬挂在腿部绑带上时,约 束绑带能够防止引流袋过重而掉落。
进一步,所述约束绑带的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配合扣紧的第一环扣5和第 二环扣,所述第一环扣上设有“曰”型的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环扣的约束 绑带的端部活动连接在连接件内的横杆上,所述第二环扣可卡入第一环扣的 槽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连接件调节约束绑带的长 短。
进一步,所述腰部绑带的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配合扣紧的第一环扣和第二 环扣,所述第一环扣上设有“曰”型的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环扣的腰部绑 带的端部活动连接在连接件内的横杆上,所述第二环扣可卡入第一环扣的槽 内,将腰部绑带绑在对应人体腰部的位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连接件调节腰部绑带的长 短,适应患者的需要。
进一步,所述腿部绑带的两端也分别设有相互配合扣紧的第一环扣和第 二环扣,所述第一环扣上设有“曰”型的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环扣的腿部 绑带的端部活动连接在连接件内的横杆上,所述第二环扣可卡入第一环扣的 槽内,将腿部绑带绑在对应人体腿部的位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连接件调节腿部绑带的长 短,适应患者的需要。
进一步,所述连接带的中部固定连接在口袋开口的边缘处,连接带的两 端对应的设有相互配合扣紧的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所述连接带穿过腰 部绑带或腿部绑带并通过所述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扣紧,将所述口袋悬 挂在所述腰部绑带或腿部绑带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拆卸的口袋可以根据需要悬挂在 腰部绑带或腿部绑带上,使用方便,且便于清洁。
进一步,所述口袋的底部设有便于引流袋的导液管伸出的小孔。
进一步,所述口袋的外表面上设有便于观察引流袋的镂空区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绑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环扣和第二环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记所代表的部件名称如下:
1、腰部绑带,2、腿部绑带,3、口袋,4、约束绑带,5、第一环扣,6、 第二环扣,301、连接带,302、镂空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 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陈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陈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97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