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倍率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8256.9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5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朱乃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众旺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H01M10/0587;H01M2/2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展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8 | 代理人: | 冯卫东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倍率 锂离子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高倍率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多极耳高倍率电池的结构主要是两种:
1、在电池本体上的每个单片电极都有极耳输出,通过多片电极叠加在一 起,实现多极耳的高倍率电池;
2、极片先通过间距冲切箔材形成极耳,极片通过卷绕机卷成卷芯,保证 极片冲切的极耳叠加在一起输出实现多极耳高倍率电池。
上述两种生产工艺存在不足之处:叠片工艺应用过程中单层滑动出现的安 全问题,极片制作的难度大;另外,需要制片完后对极片还要进行冲切极耳, 增加对卷绕制作的难度,需要专门的多极耳卷绕机来生产,也要求卷绕时极耳 的对位,造成生产成本高及制造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造难度低 和生产成本低的高倍率锂离子电池。
本实用新型描述一种高倍率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其中电池本体包 括卷芯,卷芯的一头凸出铝箔端,卷芯的另一头凸出铜箔端,铝箔端和铜箔端 分别呈折叠状,铝箔端和铜箔端分别焊接有正极耳和负极耳,卷芯、铝箔端和 铜箔端呈整体封装。
具体进一步,所述卷芯的四个边角设有凹位。
具体进一步,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分别呈双折边。
具体进一步,所述卷芯包括铝箔层和铜箔层,铝箔层和铜箔端层互相叠加 并卷制而成。
具体进一步,所述卷芯呈方状。
具体进一步,所述铝箔端和铜箔端的大小分别与正极耳和负极耳的大小相 适配。
具体进一步,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上分别设有接触片。
具体进一步,所述接触片呈方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先卷绕后切角形成多极耳的电池结构, 相比叠片的多极耳电池制造来说,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另外也解决了叠片工艺 应用过程中单层滑动出现的安全问题,同时相比极片先冲切极耳后卷绕的方式, 极片制作的难度大大降低,不需要制片完后对极片还要进行冲切极耳,对卷绕 制作的难度也大大降低,不需要专门的多极耳卷绕机来生产,也不要求卷绕时 极耳的对位,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2、此电池本体每层都有极耳输出,而且正极耳、负极耳大小耳大小可以 通过后续的切角工艺来控制,电池的大电流放电能力非常突出,电池能广泛的 应用到电动汽车、无人机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卷绕加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切角加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超焊极耳加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顶侧封加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二封折边加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折边步骤加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 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 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描述一种高倍率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本 体,其中电池本体包括卷芯3,卷芯的一头凸出铝箔端1,卷芯的另一头凸出铜 箔端2,铝箔端1和铜箔端2分别呈折叠状,铝箔端1和铜箔端2分别焊接有 正极耳4和负极耳5,卷芯、铝箔端和铜箔端呈整体封装。
具体进一步,所述卷芯3的四个边角设有凹位301。
具体进一步,所述正极耳4和负极耳5分别呈双折边。
具体进一步,所述卷芯3包括铝箔层和铜箔层,铝箔层和铜箔端层互相叠 加并卷制而成。
具体进一步,所述卷芯3呈方状。
具体进一步,所述铝箔端1和铜箔端2的大小分别与正极耳4和负极耳5 的大小相适配,便于正极耳4和负极耳5分别与铝箔端1和铜箔端2相连接。
具体进一步,所述正极耳4和负极耳5上分别设有接触片,所述接触片呈 方状,其中接触片能让增加外界的接触面积,形成较好导电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众旺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众旺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82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包动力电池压力化成夹具
- 下一篇:一种能够进行散热控制的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