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载的便携式定位定向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8002.7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3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天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3/00 | 分类号: | G01C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江律师事务所 11537 | 代理人: | 朱红来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载 便携式 定位 定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定向仪,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载的便携式定位定 向仪。
背景技术
车载定位定向技术是指车上导航系统在载车行驶过程中精确确定其所在 位置的地理坐标、北向方位及姿态角,它能引导载车行驶,并实时提供导航信 息。为保证和增强车载武器系统的快速机动性,现代先进的陆地作战车辆,如 自行火炮、远程火箭炮、前线侦察车、射击指挥车、导弹发射车等,一般都配 备有定位定向系统。精确和快速的定位定向对增强部队的机动能力、生存能 力、快速反应能力、目标捕获能力以及协同作战能力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 意义。
目前有平台式惯性测量系统、航向保持机构加里程计、捷联惯导系统、捷 联惯导加其它信息源(GPS、里程计、地理信息等)的组合导航系统等几类方 案。目前,国内车载导航系统普遍采用液浮平台系统和挠性平台系统,但是这 两种系统构成的车载导航系统虽然精度高,但存在启动时间长、可靠性低、维 修不便等缺点,极大制约着车载武器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载的 便携式定位定向仪。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车载的 便携式定位定向仪,包括壳体、人机交互模块、加表模块和陀螺仪;陀螺仪共 三个,分为一号陀螺仪、二号陀螺仪和三号陀螺仪,均设置在壳体内,一号陀 螺仪通过右侧盖固定在壳体内的右侧;二号陀螺仪顶盖固定在壳体内的正上 方;三号陀螺仪后盖固定在壳体内的后方;壳体的前盖内侧设置有电源模块、 外侧设置有外接接口;人机交互模块安装在壳体的正前上方,位于顶盖和前盖 之间;壳体的底板上设置有加表模块;壳体内还设置有解算板;解算板通过左 侧盖固定在壳体内的左侧;一号陀螺仪、二号陀螺仪、三号陀螺仪、人机交互 模块、加表模块和解算板均与电源模块相连接;
加表模块包括一个加表电路板和设置在加表定尺上的三个石英挠性加速度 计;加表电路板通过加表定尺安装在壳体内;三个陀螺仪和三个石英挠性加速 度计分别对应成正交布置。
优选地,一号陀螺仪、二号陀螺仪、三号陀螺仪均为光纤陀螺仪。
为了方便定位定向仪的安装固定,在底板外侧的四个角均设置有安装凸台 和位于安装凸台上的安装孔。
顶盖、左侧盖、右侧盖、后盖和底板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
外接接口为两个,分别为充电接口和数据传输接口;一个给充电池充电 用,一个为数据传输用。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组件的模块化设计,具有装配方便、组件更换快捷的优 势,因而具有较低的维护费用;此外本实用新型具有定位精度高、重量轻、体 积小等特点,可实现检测状态下的实时人机对话和在线调整,启动反应迅速, 具有操作简便适用性强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图2的底面视图。
图中:1、一号陀螺仪;2、二号陀螺仪;3、三号陀螺仪;4、壳体;5、 人机交互模块;6、右侧盖;7、顶盖;8、后盖;9、前盖;10、底板;11、解 算板;12、左侧盖;13、加表模块;14、安装凸台;15、安装孔;16、充电接 口;17、数据传输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4、人机交互模块5、加表模块13和 陀螺仪;陀螺仪共三个、均设置在壳体4内,分别为一号陀螺仪1,通过右侧盖 6固定在壳体4内的右侧;二号陀螺仪2,通过顶盖7固定在壳体4内的正上方; 三号陀螺仪3,通过后盖8固定在壳体4内的后方;壳体4的前盖9内侧设置有电 源模块、外侧设置有外接接口;人机交互模块5安装在壳体4的正前上方,位于 顶盖7和前盖9之间;人机交互模块5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设计,可实现对定位 定向仪的实时设定、人机对答和定位定向测量数据的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天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联天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80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零件成型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交互式图像检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