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术中病理组织取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7921.2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9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仲涛;张升校;马小雯;李小峰;张辰;张文涛;张培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雷立康 |
地址: | 030001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理 组织 取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术中病理组织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我们可以在腔镜下切除胆囊、阑尾、甲状腺、乳腺、肾上腺等。随之而来,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切下来的病理组织经腔镜戳孔从人体取出。如果我们取出的标本是正常组织,我们大可不必大费周折,直接从腔镜戳孔取出即可,但手术中切除的绝大多数都是病理组织,比如化脓的阑尾、胆囊,又比如甲状腺、肾上腺等癌性标本。如果我们直接将病理组织经腔镜戳孔从人体取出,由于标本与戳孔之间的相互挤压,势必将增加病理组织所经过的戳孔感染或癌细胞接种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用手套、袋子或其他器材将所切除的病理组织包裹隔离后再经戳孔取出,如此以降低术后戳孔感染或癌细胞脱落接种的风险。
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应用于腔镜手术的取物袋,但目前所发明的各种取物袋,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取物袋与操作杆设计为一整体,导致取物袋在腹腔镜下活动范围受限,在腔镜下不容易对取物袋进行操作;取物袋开口较小,造成手术切除的病理组织不能方便快捷的装进取物袋;取物袋袋口靠普通的线或绳进行结扎封闭袋口,操作时打结费时费力,还容易造成取物袋袋口封闭不牢,一旦取物袋取出失败容易导致病理组织再次从取物袋中倒出,散落于术野;取物袋不容易经戳孔从人体取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用于取出手术中切除的病理组织所使用的取物袋存在操作不方便和病理组织易从取物袋中倒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术中病理组织取出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术中病理组织取出装置,包括圆形袋体、设有倒刺的袋线、锁环和固定线,在所述圆形袋体的边缘设有环形袋线孔道,设有倒刺的袋线穿入袋线孔道中且使其两端伸出袋线孔道道口,锁环设在袋线的端头,袋线的尾端穿过锁环并通过固定线固定在圆形袋体的边缘,固定线的一端与袋线孔道的道口连接,固定线的另一端与袋线的尾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为一独立器材,可不受操作钳的限制,任意放置于术者想要放置的位置;
2)本实用新型为平片式设计,开口大,以荷包缝合的原理进行工作,使得手术切除的病理组织能方便快捷的装进本实用新型中;
3)倒刺袋线设计,不用打结就能收紧取物袋,方便快捷,一旦袋口被收紧,取物袋中的病理组织将不再会被倾倒出来,即使拖拽取物袋时倒刺袋线线头从持针器上滑脱,取物袋再次掉入术腔,病理组织任然完好的被包裹于取物袋中,只需再次拖拽取物袋即可;
4)使用本实用新型装取术中病理组织能有效降低切口感染,降低癌细胞接种于手术创面的发生率。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术中病理组织取出装置,包括圆形袋体1、设有倒刺的袋线2、锁环4和固定线5,在所述圆形袋体1的边缘设有袋线孔道3,设有倒刺的袋线2穿入袋线孔道3中且使其两端伸出袋线孔道3道口,锁环4设在袋线2的端头,袋线2的尾端穿过锁环4并通过固定线5固定在圆形袋体1的边缘,固定线5的一端与袋线孔道3的道口连接,固定线5的另一端与袋线2的尾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腔镜下装取病理组织时,先将本实用新型卷成柱状,然后用持针器夹住其一端经腔镜戳孔送入人体手术区,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再将本实用新型展开,保证袋体的中间稍向下凹陷,袋体的边缘四周稍上翘,随后将手术切下来的病理组织放于袋体的中心稍靠近锁环处,标本放好以后,用剪刀剪断固定线,再将持针器经最靠近袋体的戳孔进入术腔,夹住设有倒刺的袋线的尾端向外拖拽,同时用另一把钳子向袋线拖拽的反方向下压病理组织,此时,可看见圆形袋体四周被收紧,袋口被慢慢封闭,操作时一边拖拽袋线一边下压病理组织的过程类似于在做一个荷包缝合。当圆形袋体袋口封闭后,取出下压病理组织的钳子,直接拖拽袋线尾端,此时即可将包裹病理组织的取物袋经腔镜戳孔拽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未经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79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病理教学的操作台
- 下一篇:一种带光圈的电子脂肪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