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环无线充电座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7263.7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5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华;黄和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华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爱迪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1 | 代理人: | 何婷;田利琼 |
地址: | 中国香港太古***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无线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手环无线充电座。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环等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已经从幻想走进现实,它们的出现改变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些设备为人们提供了日益丰富的功能,极大地改变了现代人工作以及休闲方式。然而,受到穿戴要求的限制,智能手环设计时要求体积小巧,因此不适用采用更换电池供电方式;另外,采用接插件形式设计与外部供电设备连接并进行充电的方式也不适用智能手环,因为充电接口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在智能手环本身体积较小,没有足够大的空间来容纳充电接口。因此,智能手环一般采用无线充电技术,目前苹果公司推出的苹果手环就采用这种无线充电技术,苹果手环配备的充电器即为一根端头设有无线充电模块的电源线,充电时,将电源线一端通过适配器外接市电,另一端的无线充电模块贴近苹果手环后盖,即可进行充电,对于智能手环来说,因手环的腕带呈封闭的环状,所以放置时如果想要手环正面朝上,需要把将手环腕带解开才能放置,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这样操作起来比较繁琐。
另外由于现有的智能手环的智能模块部分(类似与手表的表头)一般采用两种款式,一种是和腕带等宽的,例如JawboneUP2手环;另一种是类似于手表其智能模块宽度大于腕带的,例如MisfitShine智能手环。目前智能手环无线充电都需要采用配套支架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使用安全的智能手环无线充电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手环无线充电座,包括底座、背座和智能模块侧放槽,所述底座一侧顶部竖直设有背座,所述底座顶面设有平台,所述背座连接所述平台的一侧侧壁设有背板,所述平台与背板形成90-115°夹角,所述平台中部设有一智能模块侧放槽,所述智能模块侧放槽为外周向内部平缓下沉的弧形槽体,其作用是使得手环智能模块在侧放在平台上时智能模块落在智能模块侧放槽内而智能模块底面则靠在背板上,放置手环时可以不用解开腕带,另外由于智能模块侧放槽和平台结构使得智能模块宽度大于腕带或者等于腕带的智能模块均可以使用本充电座充电,所述背座内中空且紧贴着背板设置有无线充电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模块侧放槽对应智能模块侧放时智能模块顶面的位置上设有一平面挡块,其作用是便于抵住侧放的智能模块,且平面压强小,不会刮损手环。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和背板的外沿设有一圆角边沿,其作用是避免尖锐的边沿刮损手环的智能模块或者腕带。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背座、平台、背板、智能模块侧放槽和圆角边沿为一体成型,使得整个充电座浑然天成,具有较高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背座背部呈半球形或者弧形,其作用是避免勒住腕带且较为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设有配重块,其作用是避免放置手环的时候发生倾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紧凑,便于收纳、运输和摆放,通过智能模块侧放槽和背板改变了原来无线充电必须平放的方式,采用侧放起到了无需解开腕带即可充电的效果,另外采用平台和智能模块侧放槽使得智能模块宽度大于或者等于腕带宽度的智能手环都可以采用本充电座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背座;3、平台;4、背板;5、智能模块侧放槽;6、圆角边沿;7、平面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手环无线充电座,包括底座1、背座2和智能模块侧放槽5,所述底座1一侧顶部竖直设有背座2,所述底座1顶面设有平台3,所述背座2连接所述平台3的一侧侧壁设有背板4,所述平台3与背板4形成90-115°夹角,所述平台3中部设有一智能模块侧放槽5,所述智能模块侧放槽5为外周向内部平缓下沉的弧形槽体,其作用是使得手环智能模块在侧放在平台3上时智能模块落在智能模块侧放槽5内而智能模块底面则靠在背板4上,放置手环时可以不用解开腕带,另外由于智能模块侧放槽5的结构使得大小不一的智能模块均可以使用本充电座充电,所述背座2内中空且紧贴着背板4设置有无线充电装置。
所述智能模块侧放槽5对应智能模块侧放时智能模块顶面的位置上设有一平面挡块7,其作用是便于抵住侧放的智能模块,且平面压强小,不会刮损手环。
所述平台3和背板4的外沿设有一圆角边沿6,其作用是避免尖锐的边沿刮损手环的智能模块或者腕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华,未经李文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72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器
- 下一篇:地铁地面能量吸收及应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