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提示功能的银行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6076.7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4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潘美丽;栗启晶;付玉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胡树发 |
地址: | 158100 黑龙江省鸡***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提示 功能 银行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行卡装置。
背景技术
银行卡是由金融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 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目前,人们对于银行卡的使用多在POS机上进行,但是在存取款的过程中,经常发 生将银行卡遗忘在POS机内部或者POS机的插卡口处的情况,导致银行卡遗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银行卡缺少提示功能的问题,从而提供一具有提示功能的银 行卡装置。
具有提示功能的银行卡装置,它包括银行卡本体1,它还包括一号光敏电路3和无线 信号发射电路4;
所述一号光敏电路3和无线信号发射电路4均嵌固在银行卡本体1反面的左侧或右 侧,且均位于银行卡本体1上磁条的上方;
它还包括卡槽2和提示电路;
所述卡槽2的槽口长度与银行卡本体1的宽度相适应;所述卡槽2的槽口深度大于一 号光敏电路3的长度;
提示电路包括控制电路10、二号光敏电路11、无线信号接收电路12、定时器13、声 音报警电路15和光报警电路16;
所述二号光敏电路11嵌固在卡槽2的槽口内侧,所述二号光敏电路11的光敏信号输 出端与控制电路10的光敏信号输入端连接;无线信号接收电路12用于接收无线信号发射 电路4发射的信号;所述无线信号接收电路12的无线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电路10的无线信 号输入端连接;
定时器13的定时器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电路10的定时器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电路 10的一号报警信号输出端与声音报警电路15的报警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电路10的二 号报警信号输出端与光报警电路16的报警信号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采用声、光两种报警方式在银行卡脱离卡槽后进行提示,提示用户在POS机 上操作时,别将银行卡遗忘在POS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卡片插入卡槽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卡槽的电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提示功能的银行卡装置, 它包括银行卡本体1,它还包括一号光敏电路3和无线信号发射电路4;
所述一号光敏电路3和无线信号发射电路4均嵌固在银行卡本体1反面的左侧或右 侧,且均位于银行卡本体1上磁条的上方;
它还包括卡槽2和提示电路;
所述卡槽2的槽口长度与银行卡本体1的宽度相适应;所述卡槽2的槽口深度大于一 号光敏电路3的长度;
提示电路包括控制电路10、二号光敏电路11、无线信号接收电路12、定时器13、声 音报警电路15和光报警电路16;
所述二号光敏电路11嵌固在卡槽2的槽口内侧,所述二号光敏电路11的光敏信号输 出端与控制电路10的光敏信号输入端连接;无线信号接收电路12用于接收无线信号发射 电路4发射的信号;所述无线信号接收电路12的无线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电路10的无线信 号输入端连接;
定时器13的定时器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电路10的定时器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电路 10的一号报警信号输出端与声音报警电路15的报警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电路10的二 号报警信号输出端与光报警电路16的报警信号输入端连接。
工作原理:本实施方式通过在银行卡上设置一号光敏电路和无线信号发射电路,对银 行卡的状态进行采集,当银行卡离开卡槽后,一号光敏电路失去卡槽的遮挡后,通过无线 信号发射电路向提示电路发送信号,控制电路接到该信号后通过声音报警电路和光报警电 路发出声光提示;
当银行卡进行POS机后,光敏电路被遮挡,此时声光报警提示终止。当卡片被弹出 后,光敏电路所在位置暴露在POS机外,此时,通过无线信号发射电路向提示电路发送 信号,控制电路接到该信号后通过声音报警电路和光报警电路发出声光提示;提示用户及 时取回银行卡。
另外,通过在卡槽的内侧设置光敏电路,当卡从卡槽中离开后,二号光敏电路检测到 光线后,发送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接到该信号后,在超出定时器设定的时间后,通过声 音报警电路和光报警电路发出声光提示,直至银行卡重新被插入卡槽后停止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工业学院,未经黑龙江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60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皮肤症状的制剂和方法
- 下一篇:基于氮化镓的生长半导体异质结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