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餐饮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性能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5557.6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8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于志强;徐卫东;朱宸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杜林雪 |
地址: | 2000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餐饮 油水 分离器 分离 性能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油水分离器的检测技术,更具体地说,是涉及 一种餐饮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性能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过程中,餐饮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 趋势,但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即餐厨垃圾处理的问题,不少地 方出现用餐厨废弃物提炼的所谓“地沟油”经非法渠道回流到餐桌。由 于地沟油含有大量的砷、铅等重金属、黄曲霉素以及苯并芘等强致癌毒 素,因此对人体危害极大,并产生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目前市场上均 采用餐饮油水分离器对上述餐厨废弃物进行处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对于餐饮油水分离器本身的各项性能检测却没有一个标准的检测 手段,不便于行业的统一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餐饮油 水分离器油水分离性能的检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餐饮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性能的检测装置,包括给水槽、水油 混合槽、毛油混合器以及若干个试样油配送机构,所述试样油配送机构 分别与所述毛油混合器以及待测餐饮油水分离器的进口相连通;
所述给水槽的出口通过第一流量调节阀以及第一计量泵与所述水 油混合槽相连通;
所述毛油混合器的出口通过第二流量调节阀以及第二计量泵与所 述水油混合槽相连通;
所述水油混合槽的出口通过第三流量调节阀与所述待测餐饮油水 分离器的进口相连通。
所述试样油配送机构包括试样油计量槽,所述试样油计量槽的出口 与第三计量泵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三计量泵的出口通过第四流量调节 阀与所述毛油混合器相连通;所述第三计量泵的出口还通过第五流量调 节阀与所述待测餐饮油水分离器的进口相连通。
所述试样油计量槽内还设有电加热机构。
所述毛油混合器内还设有电加热机构以及搅拌混合机构。
所述水油混合槽的出口设于所述水油混合槽的底面上,所述待测餐 饮油水分离器的进口设于水油混合槽的出口的正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餐饮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 性能的检测装置,通过试样油配送机构能够给毛油混合器提供预定配比 的毛油,通过水油混合槽能够获得检测所需的模拟餐饮油水样品。通过 红外分光光度计对待测餐饮油水分离器中的出水口中的微量油进行测 定,就能够获得该待测餐饮油水分离器的油水分离效果。本实用新型还 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餐饮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性能的检测装置 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所示的一种餐饮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性能的检测装置, 包括给水槽11、水油混合槽12、毛油混合器13以及2个试样油配送机 构14,试样油配送机构14分别与毛油混合器13以及待测餐饮油水分 离器15的进口相连通;
给水槽11的出口通过第一流量调节阀21以及第一计量泵22与水 油混合槽12相连通;
毛油混合器13的出口通过第二流量调节阀23以及第二计量泵24 与水油混合槽12相连通;毛油混合器13内还设有电加热机构131以及 搅拌混合机构132。
水油混合槽12的出口通过第三流量调节阀25与待测餐饮油水分离 器15的进口相连通。
较佳地,将水油混合槽的出口设于水油混合槽的底面上,将待测餐 饮油水分离器的进口设于水油混合槽的出口的正下方。
试样油配送机构14例如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包括试样油计量槽 141,试样油计量槽141的出口与第三计量泵142的进口相连通,第三 计量泵142的出口通过第四流量调节阀143与毛油混合器13相连通。 第三计量泵的出口还通过第五流量调节阀144与待测餐饮油水分离器 15的进口相连通。较佳地,试样油计量槽内还设有电加热机构1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55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