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焚烧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75474.7 | 申请日: | 2016-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1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勇奇 |
| 主分类号: | F23G5/00 | 分类号: | F23G5/00;F23G5/4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互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4 | 代理人: | 张果达 |
| 地址: | 665000 云南省思茅***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焚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焚烧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垃圾焚烧炉占地面积大,需要人工上垃圾,人工除灰,导致运行费用高,燃烧不全产生污染,且需要人工清理,剩余未能充分燃烧的废物不能再次进行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建在斜坡之中,垃圾可自动滑入炉内、节约人力成本,且能使垃圾燃烧充分,减少污染的垃圾焚烧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炉体上下两端的烟囱和落灰槽,所述炉体前端下部设置有炉门,所述炉门下方设置有站台;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炉条;所述炉体后部顶端还设置有垃圾入口槽;所述垃圾焚烧炉建在斜坡之中,所述炉体整个埋在土里。
优选地,所述垃圾入口槽与所述炉体之间的倾斜角大于或等于45度。
优选地,所述落灰槽与所述炉体之间的倾斜角大于或等于45度。
优选地,所述炉体下端为圆孤形,便于燃烧后的灰滑进所述落灰槽。
优选地,所述垃圾焚烧炉整体用砖和混泥土建造。
优选地,所述炉条安装于所述炉体内下端,所述炉条是铸铁。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乡村垃圾焚烧炉选择建在斜坡之中,整个炉体埋在土里,垃圾焚烧炉的容积根据需要或根据场地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垃圾入口槽的斜角大于等于45度,垃圾可自动滑入炉内,炉体底部要建成圆孤形,便于燃烧后的灰滑进落灰槽,落灰槽的斜角大于等于45度,便于燃尽的灰滑出炉体外。
垃圾点燃后,在烟卤的自吸力下,风从炉门和落灰槽进入炉体内,使垃圾充分燃烧,垃圾进入垃圾入口槽后会自动滑入炉体内,燃尽的灰自动滑出炉体,整个焚烧过程无需人工看守,节约人力成本,且能使垃圾燃烧充分,减少污染。
有效解决乡村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用很小的占地面积和非常低的成本有效处理生活垃圾,且垃圾焚烧后可用作肥料,进行废物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例一种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1以及设置于炉体1上下两端的烟囱2和落灰槽3,炉体1前端下部设置有炉门4,炉门4下方设置有站台5;炉体1内设置有炉条6;炉体1后部顶端还设置有垃圾入口槽7;垃圾焚烧炉建在斜坡之中,炉体1整个埋在土里。
优选地,垃圾入口槽7与炉体1之间的倾斜角大于或等于45度。
优选地,落灰槽3与炉体1之间的倾斜角大于或等于45度。
优选地,炉体1上下两端均为圆孤形,便于燃烧后的灰滑进落灰槽3。
优选地,垃圾焚烧炉整体用砖和混泥土建造。
优选地,炉条6悬空安装于炉体1内下端,炉条6是铸铁。
本实用新型乡村垃圾焚烧炉选择建在斜坡之中,整个炉体埋在土里只留下炉门部裸露在外,用于点燃垃圾和观察,垃圾入口槽与斜坡相配合且垃圾入口槽的入口置于斜坡表面,烟囱凸出于斜坡表面向上延伸,落灰槽出口置于斜坡表面或斜坡外;垃圾焚烧炉的容积根据需要或根据场地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垃圾入口槽的斜角大于等于45度,垃圾可自动滑入炉内,炉体底部要建成圆孤形,便于燃烧后的灰滑进落灰槽,落灰槽的斜角大于等于45度,便于燃尽的灰滑出炉体外。
垃圾点燃后,在烟卤的自吸力下,风从炉门和落灰槽进入炉体内,使垃圾充分燃烧,垃圾进入垃圾入口槽后会自动滑入炉体内,燃尽的灰自动滑出炉体,整个焚烧过程无需人工看守,节约人力成本,且能使垃圾燃烧充分,减少污染。
有效解决乡村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用很小的占地面积和非常低的成本有效处理生活垃圾,且垃圾焚烧后可用作肥料,进行废物再利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勇奇,未经李勇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54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多级换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锅炉循环利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