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正反转切换的传动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75341.X | 申请日: | 2016-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1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 发明(设计)人: | 沈川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贸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35/00 | 分类号: | F16H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8 | 代理人: | 林柳岑;穆文通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转 切换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传动机构,尤指一种连接于气动工具且可正反转切换的传动机构者。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动工具,如气动攻牙机等,在操作时除需正转以带动工具头进行攻牙等作业,在完成预定作业后也需反转操作以将工具头退出工件,而现有气动工具的正反转控制主要是通过一设置在气动工具本体上的控制装置来达成,如此在切换时需暂停气动工具的动力使气动工具停止转动,方能切换控制装置来改变气动工具运转的方向,在操作上较为不便,且会影响整个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创作人鉴于现有气动工具正反转切换的不足与缺失,特经过不断的试验与研究,终于发展出一可改进现有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正反转切换的传动机构,其可在不停止气动工具运转的情况下,快速地切换正反转功能,而能借此达到提高气动工具操作方便性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可正反转切换的传动机构,其包含有:
一外壳,该外壳呈中空管状,该外壳的一端用以与气动工具相连接而形成有一连接端,外壳另端则为一固定端;
一正转驱动盖,该正转驱动盖呈中空状且可转动地容置在外壳内,在正转驱动盖朝向外壳连接端的一端设置有一用以与气动工具的驱动轴相连接的连接部,又在正转驱动盖内轴向凹设有一非圆形的卡制槽,并在正转驱动盖异于连接部的一端形成有一内齿部;
一反转驱动座,该反转驱动座固定设置在外壳内的固定端,该反转驱动座主要包含有一座体,在座体的一端是伸入于正转驱动盖内,又在座体上设置有一轴向贯穿座体的轴孔,并设置有数个围绕设置在轴孔周边的行星齿,且各行星齿与正转驱动盖的内齿部相啮合;
一反转驱动套,该反转驱动套可转动地设置在反转驱动座的轴孔内,并且其一端伸出反转驱动座的轴孔外,且形成有一卡制部,另在反转驱动套伸入反转驱动座轴孔的一端形成有一可与各行星齿相啮合的外齿部;以及
一输出轴,该输出轴一端可转动且可轴向移动地贯穿反转驱动套及反转驱动座,该穿出反转驱动座的一端形成有一可与一工具头相连接的工具连接部,该输出轴的另一端则形成有一呈非圆形且可选择性地与正转驱动盖内卡制槽或反转驱动套上卡制部相卡制的卡制凸部。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可在不停止气动工具的情况下,快速且方便地切换工具头的正反转,以借此达到提高气动工具正反转切换方便性及整体操作效率的功效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输出轴与正转驱动盖相卡制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沿图4A-A线的端视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输出轴与反转驱动套相卡制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沿图6B-B线的端视剖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外壳12连接端
122外螺纹14固定端
142内螺纹20正转驱动盖
22连接部24卡制槽
26内齿部30反转驱动座
32外螺纹34轴孔
36行星齿40反转驱动套
42卡制部44外齿部
50输出轴52工具连接部
54卡制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可正反转切换的传动机构,请配合参看图1至图3,由图中可看到,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主要包含有一外壳10、一正转驱动盖20、一反转驱动座30、一反转驱动套40及一输出轴50,该外壳10呈中空管状,该外壳10的一端用以与气动工具相连接而形成有一连接端12,外壳10另一端则是一与反转驱动座30相固定连接的固定端14,其中,该连接端12可设置有一用以与气动工具连接的外螺纹122,而固定端14则形成有一可与反转驱动座30相连接的内螺纹142。
该正转驱动盖20呈中空状且可转动地容置在外壳10内,在正转驱动盖20朝向外壳10连接端12的一端设置有一连接部22,该连接部22用以与气动工具的驱动轴相连接,而使正转驱动盖20可为气动工具的驱动轴带动而同向转动,又在正转驱动盖20内轴向凹设有一非圆形的卡制槽24,并在正转驱动盖20异于连接部22的一端形成有一内齿部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贸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贸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53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挡自动变速箱的变速机构
- 下一篇:凸轮双向往复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