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液培养基分离的植物组培苗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3309.8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5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樊仲书;王海斌;张玉华;樊昌华;孔祥海;樊君早;陈晓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岩市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4012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工业西路89***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养基 分离 植物 组培苗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液培养基分离的植物组培苗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植物组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前进,植物组培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植物快速繁殖中。通常的植物组培一般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但是纯粹的固体培养基培养,植物组培苗的生根速度慢,进而导致植物组培时间延长,成本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液培养基分离的植物组培苗培养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液培养基分离的植物组培苗培养装置,包括玻璃罐体A,所述玻璃罐体A的顶部螺接有顶盖,所述玻璃罐体A的内底部设有玻璃罐体B,所述玻璃罐体B的周部开设有微孔,所述玻璃罐体A上设有进液管,进液管上设有密封盖,所述玻璃罐体B的非端部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圆孔,所述顶盖上设有微孔膜气孔。
优选的,所述顶盖的材料为塑料。
优选的,所述微孔膜气孔位于顶盖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隔板位于玻璃罐体B的中上部。
优选的,所述圆孔位于隔板中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固液培养基分离的植物组培苗培养装置操作简单,实现了固体和液体培养基的有效分离,同时在植物组培苗生长的后期通过液体培养基的引入,加快植物组培苗的生根及快速生长,有效缩短植物组培苗的培养时间,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玻璃罐体A,2-顶盖,3-玻璃罐体B,4-进液管,5-密封盖,6-隔板,7-圆孔,8-微孔膜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固液培养基分离的植物组培苗培养装置,包括玻璃罐体A1,所述玻璃罐体A的顶部螺接有顶盖2,所述玻璃罐体A的内底部设有玻璃罐体B3,所述玻璃罐体B的周部开设有微孔,所述玻璃罐体A上设有进液管4,进液管上设有密封盖5,所述玻璃罐体B的非端部设有隔板6,隔板上设有圆孔7,所述顶盖上设有微孔膜气孔8。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顶盖的材料为塑料。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微孔膜气孔位于顶盖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位于玻璃罐体B的中上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圆孔位于隔板中部。
具体实施过程:
关闭密封盖,将灭菌后的培养基倒入玻璃罐体B中,使培养基刚好与隔板接触并露出隔板中间的圆孔,此时只有玻璃罐体B中含有培养基,而玻璃罐体B的微孔可与玻璃罐体A中的空气接触,将植物组培苗接种至隔板中间的圆孔中,盖上塑料的顶盖,顶盖中设有的微孔膜气孔可让空气进入并防止微生物进入造成污染;培养一定时间后(根据不同植物所需培养的时间而定),打开密封盖,将灭菌后的液体培养基由进液管倒入,使液体培养基刚好没过隔板,关闭密封盖,此时液体培养基可通过玻璃罐体B的微孔渗透培养基促使并加快植物组培苗的快速生根和生长。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固液培养基分离的植物组培苗培养装置。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岩市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龙岩市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33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电动卷帘的羊房
- 下一篇:洒水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