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保险杠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3055.X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5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锦才;宋淼;王司民;华安柱;周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4 | 分类号: | B60R19/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夏洪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保险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部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
背景技术
参见图7和图8所示,现有汽车保险杠为一体式结构,其通过分色槽2对保险杠本体1进行上下颜色区分,通常分色槽2以上的表面需作喷漆处理,该区域与车身同色,分色槽2下部区域为黑色皮纹风格。分色槽2作为一体式保险杠本体1的颜色区分边界,需要依靠人工进行贴胶带处理将其下部区域进行遮蔽,然后才能对分色槽2以上区域进行喷漆处理,其成本较高,效率较低,且一致性较差,易产生漏漆的现象,使得分界特征线很不均匀,从而影响整车的品质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保险杠,其能够在保证整车品质感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保险杠,包括保险杠上本体、保险杠下本体,保险杠下本体上部与保险杠上本体下部相贴合,保险杠下本体下部的中部设置有主定位柱,保险杠上本体上部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主定位柱相匹配的主定位孔,主定位柱位于所述主定位孔中,与主定位孔定位配合;保险杠下本体的上部至少间隔设置有两只卡扣,保险杠上本体的下侧开设有与所述卡扣相匹配的卡孔,卡扣分别与一一对应的卡孔卡接配合;保险杠下本体的上边设置有翻边,保险杠上本体的下部弯折形成限位卡槽,所述翻边卡在限位卡槽中,翻边的上、下两侧与卡槽侧壁紧密贴合;在保险杠下本体上部和保险杠上本体下部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通过铆钉穿过该安装孔使保险杠上本体与保险杠下本体铆接。
进一步,两相邻卡扣之间的距离为100-120mm,以更好的控制面差。
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保险杠,采用保险杠上、下本体分块后可以完全规避在颜色分界区域模糊不清的情况。保险杠上、下本体的两端通过铆钉铆接,控制其发生翻转,以便于控制两者在Z向的间隙及X向的面差,铆钉中间的区域通过卡扣与卡扣卡接,控制了中间区域在X向的面差,同时通过翻边与卡槽的配合控制保险杠上、下本体的Z向间隙,通过保险杠上本体正中区域的定位柱与保险杠下本体的定位孔配合进行限位,确保保险杠上下本体在Y向保持对齐,由于具有上述结构,可以有效控制保险杠上下本体在分块区域的间隙和断差,保证整车品质感,同时装配简答可靠,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BB线的断面图;
图3为图1中沿CC线的断面图;
图4为图1中沿DD线的断面图;
图5为图1中沿EE线的断面图;
图6为图1中沿FF线的断面图;
图7为现有保险杠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沿AA线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参见图1至图6所示,该汽车保险杠,包括保险杠上本体3、保险杠下本体4,保险杠下本体上部与保险杠上本体下部相贴合,保险杠下本体下部的正中部设置有主定位柱5,保险杠上本体上部的正中部开设有与所述主定位柱相匹配的主定位孔6,主定位柱5位于所述主定位孔6中,与主定位孔6定位配合。保险杠下本体4的上部至少间隔设置有两只卡扣7,两相邻卡扣之间的距离为100-120mm,保险杠上本体3的下侧开设有与所述卡扣相匹配的卡孔8,卡扣7分别与一一对应的卡孔8卡接配合。保险杠下本体4的上边设置有翻边9,保险杠上本体3的下部弯折形成限位卡槽11,所述翻边9卡在限位卡槽11中,翻边9的上、下两侧与卡槽侧壁紧密贴合。在保险杠下本体上部和保险杠上本体下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左安装孔12和右安装孔14,两只铆钉10分别穿过左、右安装孔使保险杠上本体与保险杠下本体的左右两端铆接。
安装时,先将保险杠下本体4的主定位柱5装入保险杠上本体3的主定位孔6中,当主定位柱5滑入主定位孔6的同时,保险杠杠下本体4的卡扣7也将顺势滑入保险杠上本体3中的卡孔8中,与此同时,保险杠上本体3的限位卡槽11将保险杠下本体4的翻边9紧紧夹持住。最后,先将铆钉10装入保险杠上、下本体的左侧安装孔12中,将铆钉铆接,然后将铆钉10装入保险杠上、下本体的右侧安装孔14中,将铆钉铆接,完成了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30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分离制备Al/Mg2Si功能梯度材料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挪车提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