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双挤出机的电缆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3031.4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3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吉恩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02 | 分类号: | B29C47/02;B29C47/04;B29C47/06;B29C47/12;B29C47/34;B29C47/08;B29C47/86 |
代理公司: | 南昌佳诚专利事务所 36117 | 代理人: | 闵蓉 |
地址: | 332207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挤出机 电缆 成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长高压电缆的挤出机组,尤其涉及带有双挤出机的电缆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电缆成型设备用于缆芯上设置护套,如201420523488.1所述。该案公开了一种电缆护套双层挤出装置,包括放线架、进线加热装置、挤出机、冷却系统、牵引机和收线架,所述放线架上设有电缆,放线架上的电缆依次经过进线加热装置、挤出机、冷却系统、牵引机和收线机,所述进线加热装置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相对面中心设有弧形凹槽的两个长方形箱体。随着海底电缆的工作长度的增加以及工作电压的升高,电缆的重量及外径随之成倍的增加,挤出机需要提供更大的挤出力,现有的设备往往难以完成,有必要进一步改进。此外,200910061976.9公开了双色电线电缆护套挤出模具,包括模套和放置在模套中的模芯,模套和模芯之间有护套料通道,在模芯出料口一端的模套上,设有辅色料通道,在模芯进料口一端的上设有主色料通道,带有主色料通道的一段模芯为圆柱体结构,余下的模芯为圆锥体结构。该案设置两种颜色的注塑孔,可以作为本案的参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有双挤出机的电缆成型设备,通过设置双挤出机,提高挤出力,以便成型超长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有双挤出机的电缆成型设备,包括放线装置、挤出机组、第一牵引装置、冷却装置、干燥装置、第二牵引装置以及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机组包括第一挤出机、第二挤出机以及挤出机头,所述挤出机头由本体、端盖以及尾盖组成,所述本体内设有第一注塑孔、第二注塑孔以及成型孔,所述第一注塑孔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挤出机,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成型孔,所述第二注塑孔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挤出机,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成型孔,其中,所述端盖通过至少一个的螺杆连接至所述本体,该端盖伸入所述第二注塑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双挤出机的电缆成型设备中,所述螺杆上设有一推力弹簧,该推力弹簧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端盖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本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双挤出机的电缆成型设备中,所述本体上设有多个加热管,该加热管位于所述第一注塑孔和第二注塑孔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双挤出机的电缆成型设备中,所述本体上还设有抽气孔,该抽气孔连接至所述成型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双挤出机的电缆成型设备中,所述干燥装置由干燥管、回流管、风机以及热源组成,所述回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干燥管,所述风机固定在该回流管上,所述热源覆盖在所述回流管的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双挤出机的电缆成型设备中,该带有双挤出机的电缆成型设备还包括储线装置,该储线装置位于所述挤出机组和冷却装置之间,所述储线装置由第一滚轮组、可相对所述第一滚轮组滑动的第二滚轮组以及上行程控制开关、下行程控制开关组成,所述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具有相互间隔的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之间穿过,所述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分别限定了所述第二滚轮组上下滑动的位移。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带有双挤出机的电缆成型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双挤出机可以提供足够的压力,便于成型超长高压电缆。本体上的加热管可以保证挤出过程具有足够的温度。干燥装置采用循环逆流空气干燥,可快速烘干电缆。至少一个的注塑孔的直径可调,可调节挤出压力,适应不同护套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带有双挤出机的电缆成型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挤出机头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储线装置的一个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储线装置的另一个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带有双挤出机的电缆成型设备100,其包括放线装置110、第一牵引装置120、挤出机组130、储线装置140、冷却装置150、干燥装置160、第二牵引装置170以及收线装置180,各装置依次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吉恩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吉恩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30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