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风保温散热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2895.4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8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封韶飞;刘铁柱;田颖;许霞;李媛媛;张良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封韶飞;刘铁柱;田颖;许霞;李媛媛;张良艳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F17/04;F24F7/0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45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 保温 散热 墙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墙体,具体涉及一种通风保温散热墙体,尤其涉及一种在墙体上设置吸热板的墙体。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对于楼房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多,其中在现在的楼房建设中大多都是混凝土结构,对应楼房的保温在大多都是利用保温泡沫设置在外墙上从而达到保温的目的,但是在冬天的情况下由于天气的寒冷保温效果并不明显并且在冬天寒冷的情况下由于墙壁外层设置的保温层阻挡了阳光直射在墙壁上,从而就造成了楼墙壁的温度不高,从而就进一步的造成了楼内的阴冷,所以在墙壁上设置保温层的保温效果并不理想。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通风保温散热墙体,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通风保温散热墙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在墙体上设置吸热板从而能够利用太阳能进行加热,能够在墙体内设置墙体内腔,在墙体内腔内设置通风管,从而能够将吸热板内所吸收的热量散发到通风管内,并且能够在通风管内设置电机驱动的排风扇,从而能够利用排风扇进行排风,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增加热风的流动,从而能够保证到楼房内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通风保温散热墙体,包括有一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上包括有一设在所述墙体内相对应连通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内设有一呈筒状的通风腔,所述墙体外壁上连接有一吸热板,所述吸热板内设有一与所述通风腔相对应连通的散热腔,所述通风管内设有一电机驱动的排风扇,所述吸热板上设有一与所述散热腔相对应连通的吸风口,所述通风管上连接有一与所述通风腔相对应连通的散热顶盖,所述散热顶盖上设有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墙体内设有一墙体内腔,所述通风管设在所述墙体内腔内,所述墙体内还设有一与所述通风管相对应连通的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内设有与所述通风腔相对应连通的进风腔,所述进风腔与所述散热腔相对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腔内包括有一连接在所述通风管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一电机驱动的排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呈凹形的卡槽,每两根所述通风管通过一连接卡套相对应连接,所述连接卡套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卡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墙体上布满有连接在所述墙体上的安装钉,所述吸热板与所述安装钉固定连接,所述散热腔内包括有连接在所述吸热板上的支撑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在墙体上设置吸热板从而能够利用太阳能进行加热,能够在墙体内设置墙体内腔,在墙体内腔内设置通风管,从而能够将吸热板内所吸收的热量散发到通风管内,并且能够在通风管内设置电机驱动的排风扇,从而能够利用排风扇进行排风,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增加热风的流动,从而能够保证到楼房内的温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风保温散热墙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热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体、2墙体内腔、3通风管、4通风腔、5支架、6电机、7排风扇、8连接卡套、9卡槽、10进风管、11进风腔、12吸热板、13散热腔、14安装钉、15支撑架、16吸风口、17散热孔、18散热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通风保温散热墙体,包括有一墙体1,所述墙体1上包括有一设在所述墙体1内相对应连通的通风管3,所述通风管3内设有一呈筒状的通风腔4,所述墙体1外壁上连接有一吸热板12,所述吸热板12内设有一与所述通风腔4相对应连通的散热腔13,所述通风管3内设有一电机6驱动的排风扇7,所述吸热板12上设有一与所述散热腔13相对应连通的吸风口16,所述通风管3上连接有一与所述通风腔4相对应连通的散热顶盖18,所述散热顶盖18上设有散热孔17。
所述墙体1内设有通风管3,所述通风管3内设置有呈筒状的通风腔4,在墙体1上设置有吸热板12,在吸热板12内设置有与通风腔4相对应连通的散热腔13,从而能够在太阳照射到吸热板12上的过程中产生热量,从而能够散发到散热腔13内,从而能够使墙体1内的温度上升,从而避免了因传统的保温不能够对楼内进行升温的缺陷,并且能够在通风管3上连接有一与所述通风腔4相对应连通的散热顶盖18,从而能够使热风从散热顶盖18上设置的散热孔17散发出去,从而能够完成热风的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封韶飞;刘铁柱;田颖;许霞;李媛媛;张良艳,未经封韶飞;刘铁柱;田颖;许霞;李媛媛;张良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28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