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控可调换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2448.9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9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焦晓春;胡大海;周琴;石雪芹;王青;张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A6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控可 调换 担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担架,尤其涉及一种中控可调换担架。
背景技术
担架是急诊抢救中用于转移病人的装置,当工作人员将患者从担架移至平床时,若将烧伤患者直接从担架抬起并移至平床上时,容易使烧伤患者烧伤部位的皮肤受到二次伤害,同时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中控可调换担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中控可调换担架,来解决目前担架对烧伤患者或其他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以及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控可调换担架,包括帆布、支架、套筒、连接架、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保护环、手柄,所述的支架位于帆布上下两端,所述的支架与帆布滑动相连,所述的套筒位于支架两侧,所述的套筒与支架螺纹相连相连,所述的连接架位于套筒内壁,所述的连接架与套筒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一定位孔位于帆布内部上下端左右侧,所述的第一定位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第二定位孔位于支架内部两侧,所述的第二定位孔纵向贯穿支架,所述的第二定位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保护环位于第一定位孔外部上下两端,所述的保护环与第一定位孔胶水相连,所述的手柄位于连接架左右两侧,所述的手柄与连接架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帆布顶部还设有螺栓,所述的螺栓贯穿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
进一步,所述的螺栓底部还设有螺母,所述的螺母与螺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架前端还设有定位块,所述的定位块与连接架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套筒内部右侧还设有内螺纹。
进一步,所述的支架外壁两端还设有外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中控可调换担架,使用前,首先分别将支架横向穿过帆布上下两端,再将螺栓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在螺栓和螺母的作用下,使帆布在支架位置处固定,再用手握住套筒并将其向连接架两端滑行,直至套筒与定位块相接处为止,再将套筒处的内螺纹和支架处的外螺纹相连接,在内螺纹和外螺纹的作用下,使支架与连接架形成整体,此时工作人员将患者移至帆布上,再用手握住手柄,最终将该装置连同患者一起移至平床上,当患者在平床上放置好后,手握套筒将内螺纹脱离外螺纹,使连接架与支架解体,再将螺栓和螺母分离,并取出螺栓,最后再将支架取出使其脱离帆布,将帆布留在平床上即可,该中控可调换担架,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避免了烧伤患者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由担架移至平床的过程中烧伤的皮肤受到二次伤害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所述的保护环材质为硅胶,保护环是为了使螺栓与帆布软接触,防止帆布与螺栓直接接触而加大了帆布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中控可调换担架的部分局部主视图
图2是套筒与支架连接的部分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3是帆布与支架连接的部分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4是螺栓的部分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5是支架与帆布连接的部分局部主视剖视图
帆布1支架2
套筒3连接架4
第一定位孔5第二定位孔6
保护环7手柄8
螺栓101螺母102
外螺纹201内螺纹301
定位块4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24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可折叠轮椅
- 下一篇:一种生态型多次吸收防漏纸尿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