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体鱼标本采集箱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1857.7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5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王建柱;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79/00 | 分类号: | A01K79/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体 标本 采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鱼类样品的前期储存,涉及一种活体鱼标本采集箱。
背景技术
大型河流中由于建坝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对水文环境造成剧烈的改变,对鱼类资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大型河流中鱼类资源的研究一直都是热点,对于鱼类的研究,野外取样是一个必须环节,此过程的顺利程度直接关系到后续的试验检测研究。在取样时,对样品进行前期的低温保管然后放入实验室的冷冻条件,然后在进行后续处理。而在取样过程中会有诸多的问题,例如鲿科、鮨科和鳅科等鱼类的胸鳍和背鳍具有尖锐的硬刺会随着鱼的挣扎,工作人员就容易让硬刺扎伤,另外也容易让取样工具误伤到自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活体鱼标本采集箱,可以将鱼击晕后在对鱼体进行取样,并且在取样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将鱼固定住,保证了取样的安全操作,给野外操作取样带来了便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活体鱼标本采集箱,包括箱体、一端与箱体铰接,另一端可扣合在箱体上箱盖,在箱体的开口上插接有一个可与箱体分离的电击板,在电击板的端面上依次交替间隔固设有多个电击片,在相邻的两片电击片之间的电击板上依次分布固设有多个吸盘,在箱体内设有一块可将箱体分成两个空腔的隔板,在其中的一个空腔内置有电源和升压装置,在箱体的外壁面上设有一个开关,电击片通过导线与升压装置连接,升压装置通过导线开关连接,开关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电击板、隔板和箱盖均为尼龙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活体鱼捕捉上来后,可以将鱼放置在电击板上,然后盖上箱盖,防止鱼乱跳,打开开关,电击片通电将鱼电晕,然后利用吸盘将鱼固定住,就可以对鱼进行解剖取样,进而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因为鱼的挣扎而被鱼体上的硬刺扎伤,也不会让取样工具误伤到自己;隔板可以将箱体分成两个独立的空腔,其中的一个不放电源的空腔可以用来存放鱼标本或者冰块。另一方面,箱体、电击板、隔板和箱盖均为尼龙材料制成,其中的尼龙材料不仅强度高、塑性强,而且还绝缘,可以防止在电击鱼的过程而电击到自己,因此本实用新型保证了取样的安全操作,给野外操作取样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5所示:一种活体鱼标本采集箱,包括箱体1、一端与箱体1铰接,另一端可扣合在箱体1上箱盖2,在箱体1的开口上插接有一个可与箱体1分离的电击板3,在电击板3的端面上依次交替间隔固设有多个电击片8,在相邻的两片电击片8之间的电击板3上依次分布固设有多个吸盘9,在箱体1内设有一块可将箱体1分成两个空腔的隔板5,在其中的一个空腔内置有电源7和升压装置6,在箱体1的外壁面上设有一个开关4,电击片8通过导线与升压装置6连接,升压装置6通过导线开关4连接,开关4通过导线与电源7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1、电击板3、隔板5和箱盖2均为尼龙材料制成。
其中升压装置6与现有技术中的“电鱼机”原理和结构相同,将电源7输出的低压电通过升压装置6升压后得到高压电,然后使用高压电传送到电击片8上将鱼电晕。
吸盘9可以是丁晴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将活体鱼捕捉上来后,可以将鱼放置在电击板3上,然后盖上箱盖2,防止鱼乱跳,打开开关4,电击片8通电将鱼电晕,鱼击晕后,打开箱盖2,将鱼向下按压,使鱼表与吸盘9吸紧,利用吸盘9将鱼固定住,这样就可以对鱼进行解剖取样,进而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因为鱼的挣扎而被鱼体上的硬刺扎伤,也不会让取样工具误伤到自己。
隔板5可以将箱体1分成两个独立的空腔,其中的一个不放电源7的空腔可以用来存放鱼标本或者冰块,两个空腔不相互连通,避免水进入到放置电源7的空腔内造成电路短路。另一方面,箱体1、电击板3、隔板5和箱盖2均为尼龙材料制成,其中的尼龙材料不仅强度高、塑性强,而且还绝缘,可以防止在电击鱼的过程而电击到自己,因此本实用新型保证了取样的安全操作,给野外操作取样带来了便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18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部中空的新型假饵
- 下一篇:一种池塘水产养殖用集中式自动投料增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