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伸缩式公交车扶手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1348.4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4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董义;刘英俊;韩媛;杨德川;赵敬;李美丽;田润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义 |
主分类号: | B60N3/02 | 分类号: | B60N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公交车 扶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交车附属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伸缩式公交车扶手。
背景技术
在21世纪的今天,乘坐公交车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但公交车扶手均是简单的固定结构,不能变动其扶手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乘客的需求。这种常规的固定高度扶手导致乘客在乘车过程中感到不适,也影响了乘车的安全性,若乘车时间过久,这种不适症状还会加剧。
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4263983U的专利申请中介绍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公交车扶手,其连接方式为刚性连接,这种刚性连接的扶手对扶手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较高,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公交车扶手磨损较为严重;这种刚性连接的扶手在公交车内容易碰到乘客的头部,对乘客造成安全隐患;这种扶手不能自动回位,而且不方便操作;在内筒与外筒之间存在外露的缝隙,可能存在夹到乘客手部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伸缩式公交车扶手,主要用于解决公交车扶手的高度不可自由调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伸缩式公交车扶手,包括连接部分、可伸缩部分和公交车车梁,其特征在于:连接部分是由小轴承、轴承套、大轴承和轴承座组成,轴承套与大轴承配合,大轴承与轴承座配合,轴承座与公交车车梁配合;所述的轴承套的直径方向设有两个圆柱型凸起,圆柱型凸起与小轴承配合;可伸缩部分由弹簧、内管、外管和手柄组成,内管与外管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在内管的顶部设有U型支撑,U型支撑上端设置有孔与小轴承配合;所述的手柄安装在外管下方,所述的手柄上设有手柄横梁,手柄横梁穿过于外管直径两端的小孔;所述的弹簧包括弹簧悬挂体和弹簧钩体,其中弹簧悬挂体悬挂在内管顶部的内管横梁上,弹簧钩体钩在手柄横梁上;所述的外管内侧设有四边形凸起,四边形凸起能够与内管外侧的斜边槽卡合;所述的斜边槽为双排交错结构,相邻两斜边之间的距离为5-7mm;所述的斜边槽的排列平面与公交车梁在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所述的内管与外管均采用赛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的手柄设有波浪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轴承套、大轴承、轴承座组成的连接装置能够使扶手的可伸缩部分停留在空间中的任意位置,并且能够缓冲惯性力。
2、本实用新型使用弹簧连接外管与内管,达到调整高度的目的,从而解决了公交车扶手不能自由伸缩适应各种人群的问题,并且扶手空载时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能够自动复位,无需其他外力。
3、本实用新型利用斜边槽,乘客能够在竖形滑槽中选择合适的高度,然后向左或向右旋转达到固定高度的目的,使用方便简单,打破传统的利用开关按钮控制的繁琐步骤。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斜边槽排列平面与公交车梁在同一平面内,保证了在扶手位置固定后不会因为公交车的启动或刹车而移动。
5、本实用新型的内管和外管的制作材料采用赛钢材料,质量轻且强度高,避免空载时扶手摆动对人体造成伤害。
6、本实用新型的手柄使用波浪形凹槽,贴合手部形状,易握牢,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该伸缩式公交车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伸缩式公交车扶手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该伸缩式公交车扶手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义,未经董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13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交车到站震动拉手
- 下一篇:车座椅背面桌